我们需要补上陆奇这一课。
上周五消息,陆奇 7 月起辞去百度总裁兼 COO 职位留任副董事长。本来人来人往,只是日常。但这个被称为“QI”的人的离职,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陆奇的离任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就给出了反应——百度股价暴跌百亿。
这就是他的价值。
对于很多百度员工来说:这种震惊,之后的深深的无力感,被形容为“一场四万人的失恋。”
可以想象,被人给予了强烈的希望,却忽然又被强行夺走的痛苦,以及它夹杂着的,看不到其他希望而产生的无力感。
不过对于许多局外人来讲,陆奇还提供了许多特别的意义。他在实践着的许多可贵的品质,也正是我们重新认知与补课的东西。
-结构化思维
上任伊始,陆奇通过「主航道 / 关键使命」的战略四象限梳理百度业务的思路,思路清晰明快,迅速破局。
按照这种思维,在2017年上半年的一次百度高管会议上,陆奇对百度内部所有业务进行了全盘梳理,按照核心、外围、使命与非使命四个维度,将百度旗下的所有业务画进一张业务象限图中,这张图成为之后百度业务调整的基本框架。
第一象限是关键使命+主航道,包括移动搜索、Feed和手机百度;
第二象限是关键使命+护城河,包括PC搜索和大商业(所谓关键使命意味着已成型可变现)。
第三象限是非关键使命+主航道,包括百度金融、Duos、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云、短视频和AIG;
第四象限是非关键使命+护城河,包括贴吧、知识、地图、糯米等(所谓非关键使命意味着其仍在探索和孵化中)。
在这种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陆奇在内部反复强调“公司战略一盘棋”,对核心业务要进行资源倾斜和让位。
正是这种简单高效的思维方式,让陆奇在初入局时就对百度庞大复杂的业务布局和历史包袱有了清晰透彻的判断。这张业务象限图成为之后百度业务调整的基本框架。
这种被称为「二分法四象限」的思维模型不仅是这位百度高管的专属。二分法四象限本质上是人类对现实世界复杂系统的简化认知,帮你建立应对复杂系统的整体策略,是建立在投入产出比基础上的行动策略,是让我们时刻聚焦有价值事情的思维工具。
他们用更加结构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构化思维比你想象得重要一万倍 。
-谦虚真诚,敬事如仪
可以想见,陆奇初入百度遇到的状况,是很多大企业的通病。管理层看重私利,势力盘根错节,基层的的问题和意见反馈不到高层。于是,他坚持了两个制度:「日站会」与「新风会」。
陆奇他把很多硅谷公司重要的 「站会」(all hands meeting) 引入到了百度。他自己坚持并要求下属坚持参加每日站会,严格限制时间,而且从不缺席这些会议和定好参加的任何活动,也不会迟到。日站会准时在每天早上9点召开,而且都是保持站立,每天15分钟。
在站会之外,陆奇还开设了「新风向」沟通会,是一个定期跟员工沟通的讨论会制度。
每次开一个半小时,陆奇会邀请一位业务线大佬出面,并在百度内网和新风会留言区选出最受员工关注的问题,在会上直接回应。
提问可能很尖锐。比如就曾有员工毫不客气的问陆奇,“为什么百度的产品都中规中矩?”亦或是对员工非常实际和切身的问题:“做一个新系统和维护一个旧系统,对于个人晋升的价值完全不一样,这导致没有人愿意维护旧系统,都愿意做新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在这个会,以及其它的会上,陆奇会要求员工做道德高尚和价值观正确的事情。这和历史上推过“全家桶”、卖过广告给莆田系医院并害死了少年魏则西的百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相对于百度历史上的管理层,陆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坦率和不回避。过去这在百度是不可想象的。这在百度内部留下了一种印象,一名普通员工想同COO陆奇交流,有时比同总监级管理者交流还要容易。
「站会」与「新风会」更多的是一个仪式,让大家作为一个团队继续战斗,让大家看到工作产生的价值,持续获得成就感。
毕竟,一个没有仪式感的公司注定和人一样,灰头土脸。而一群人在一起共事,尤其需要仪式感,来确认彼此共同的方向与意义。
-坚持做对的事情
在习惯了「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的商业环境下,陆奇非常强调价值观,会在各种会议上强调「价值观第一」。格外在意对与错,对的事情,再难也要去做;错的事情,诱惑再大也不能做。
因为坚持做对的事情,所以这种坚持才会变成热爱与使命感。使命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身上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是被需要的,我们要为之加倍努力。使命感能创造真正的快乐。
这其实是另一种的成熟与商业智慧,因为商业中的使命感,是可以变现的。你的员工是为了薪水来工作他们愿意做额外的工作是因为他们被你的品牌故事所打动。
《快公司》杂志有一期封面故事就曾写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公司必须依赖使命感发掘产品差别,吸纳和保留人才,甚至是提高投资者的忠诚度,越关注钱以外的东西,就越能赚钱。
2009年在接受彭博社采访的时候,陆奇47岁。他这么告诉记者,每天几乎都是凌晨3点左右醒来,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跑5英里,大约在5,6点左右来到办公室,思索今天应该干的事情。随后就是展开工作,一直在办公室扎到晚上10点,睡觉。
陆奇的作为,让我想起了稻盛和夫所推重的在「漩涡中心」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做「在漩涡中心工作的人」。
许多这样的人的出现,让我们更加确信这样一件事情:成功的秘诀就是找到你非常爱做的事情,让后卷起漩涡。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重新对标自己好奇心与热情的方向,重新思考自己内心深处到底还确信什么,还有那些优秀的品质值得自己去认同、在乎、坚持与守护。
我们欣赏那些「截断众流」的人,无论成败。
以上
「许多我们相信的东西,都无法看见」
JUST LIVE WITH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