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纪律教育永远在路上,要把纪律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将增强党性、砥砺作风、严守纪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坚持在潜心学纪中筑牢根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从学习党纪党规入手,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弄明白自己需要注意什么、克服什么,始终用党纪党规校正自身思想和行为,积极做到知行知止、令行禁止。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个学习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在反复研读、仔细琢磨中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真正做到常学常新、入脑入心。
坚持在笃行细悟中知行知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始终保持坚定,只有全面准确掌握并知晓纪律的边界和底线,才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以往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不难看出不少党员干部因为对党纪学习不深入、不用心,导致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通过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梳理通报本领域典型案例、现场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新提拔党员干部廉政谈话、召开警示教育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持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要注重分层分类、精准施教,紧盯重点对象、关键岗位、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坚持在对标明纪中检身正己。严明纪律不是空洞抽象的要求,而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犯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经常对照党的纪律规矩,结合自身实际,从纪律层面深刻检视剖析自己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和不足,及时做好防范整改,使铁的纪律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条例+案例+剖析”形式,谈体会、谈认识,谈感悟、谈举措,全面排查自己以及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违纪“风险点”,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深挖根源,细化措施,扎实整改,明确言行标尺,校正思想行为,确保认识上有深化、思想上受启迪。
坚持在严格守纪中坚守本色。纪律的生命力在于遵守和执行。党员干部要强化自我日常管理监督,把自觉接受监督和约束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将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本人的严格自律结合起来,养成敬畏监督、熟知纪律、遵守规矩的习惯。要突出对“一把手”、年轻干部及重点岗位干部的监督,拓展监管内容,全面推进经常性管理监督,加大对专项工作履职不力、专项考核评价不高等情况干部的提醒、函询和诫勉力度,运用好来信来访、举报电话、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网“三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切实加大问题整改力度,纠正不良习气,以严明的态度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抓落实、强服务、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