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们打卡No.13——读《长安的荔枝》

      知道马伯庸是从《长安十二时辰》开始,读了书、看了电影还听了《晓说》栏目中对马伯庸的采访。从小红书上看到了对这本书的推荐以及当当网上的评价,果断的入手。

      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用人物、故事贯穿全书,吸引读者兴趣又引发读者思考。

      正如于赓哲先生在《序》中所说:“这是一个古装版的职场小说,是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写的是古人,却经常让我们看到自己”。

      主人公李善德接到了“荔枝使”的“肥差”,但这“肥差”的获得是因为别人都不要,也不敢要而落到了他的头上。之所以是“肥差”是因为在此过程中他发现“油水”特别多。之所以没人敢接这活,是因为荔枝保存时间短,如何从岭南运到长安?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必死无疑……

      一个“小人物”没有权、没有钱,到处碰壁看人脸色,然而当他仔细研究、计算,深入“基层”,走进百姓,终于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运送方法。然而当他想要把方案告知朝廷时,却被“投机取巧的官员”得了去,以谋求更好的前程。

      当一切经由朝廷之手运作时,看似顺顺利利,前途即将无限,却发现很多环节已经不是自己可控的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措,最终让他心灰意冷。什么权利、什么钱财都一边去,带着老婆孩子过上平淡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看完全文,觉得我们每个人就是“李善德”,想要踏实干点事很难,到处碰壁时长所见,于是就想着:等我足够强大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于是努力努力,拼命拼命,到头来发现白忙活一场……又或者当你爬的“足够高”时,发现最平淡的日子才最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