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雅人推算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地球没有毁灭,反倒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转基因”物种“罗辑思维”。
虽然相较于南乔峰“高晓松”的文化类脱口秀《晓说》(名字居然还是韩寒钦定的),北慕容“罗振宇”的知识类脱口秀《罗辑思维》差不多晚了9个月;而且比较悲催的是罗振宇的动作又比另一个老罗罗永浩完了8个月。
所以在知识存量方面罗振宇比不上高晓松的“学富五车”,人家压根就没想过什么商业模式、而罗振宇一开始就把《罗辑思维》当作一款产品;初心如何不言而喻,所以《罗辑思维》的成功其实是一支“冰与火之歌”。
另外罗永浩于2012年4月8日宣布做智能手机也是像一个惊雷,炸醒了吃瓜群众,以至于罗振宇的“后来居上”总是被人拿来和罗永浩作比较;毕竟在观众眼里科班出身(央视制作人)的罗振宇做的事情总没有罗永浩的情怀来得“畅销”;所以“老罗”一词,世人只知罗永浩,而不知有二。
但就在如此尴尬的背景之下,罗振宇居然突破重围拾级而上,不仅在15年但凭一条“七寸不烂之舌”估值13.2亿(这数据都3年了还不更新),而且还在16年“始乱终弃”papi酱之后打造出“得到”这一“知识付费”爆款产品;近来更是因为罗胖选择在三八妇女节All-in知识付费领域而甚嚣尘上。
从罗辑思维2012年12月21日第 1 期《末日迷信向死而生》到官方内定的2017年3月8日第 205 期《这一代人的学习》;罗振宇一个人一张嘴皮子砸吧砸吧既然咂摸出了超过9亿次浏览。
当然,严格意义上罗辑思维到了2017年1月12日第 204 期《王阳明的心法》就已经“烂尾”了;不过按照罗辑思维每周一更的节奏,2016年12月15日第203期《古典:超级个体》也算是有个比较圆满的结束了。
但是考虑到罗辑思维铁粉的话,《罗辑思维》应该是在2016年6月16日第174期《联盟: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樊登代讲的那一期就已经OVER了,何况后续还有罗胖预告其他人代讲的整整8期内容,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大家看不到罗胖。
虽然罗胖是在告诉告诉大家罗思思、罗薇薇的喜讯,但是就像没有老干妈的老干妈已经不再是老干妈了,没有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还是罗辑思维吗?
要知道有多少罗胖的铁粉一周最大的意义就是在等待“罗胖”微胖的身体以及那性感低中音指点江山侃侃而谈啊!
而且罗辑思维的钢粉也应该知道像这样代讲的内容其实有10期,除了樊登、王煜全(讲了2次)、刘雪枫、张泉灵、李善友、黄执中、吴伯凡这8期罗胖内定的代讲,还有严伯钧和古典这两个走后门的“执讲人”。
要知道这9个人中居然有5个都出现在了罗辑思维的19人专栏。
而罗胖的1元订阅专栏也有超过72万人订阅。
对比以下数据:@高晓松
昨天在@雜書舘 录了最后一期《晓松奇谈》,12月30号播完收摊。两年七个月被看了九亿多次。
加上《晓说》的六亿五千万次播放,相当于被全国人民每人瞅过一眼。
作为国内最早起步的两个“个人文化脱口秀”节目(锵锵三人行1998年4月1就开始播出;2010年2月14日开播的《壹周·立波秀》和2012年5月13日开播的《今晚80后脱口秀》综艺化太严重了,这里也不多提),至于说2015年6月15日主持的读书类脱口秀《一千零一夜》有望和前者组成“文化脱口秀三剑客”那是后话。
不过相较于高晓松将近16亿实打实的数据以及罗振宇13.2亿的估值,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毕竟从《晓说》到《晓松奇谈》,高晓松虽然换了阵营,而且最近又说什么收摊的话,他的确获得了不少“名声”。
但罗振宇就没高晓松那么两袖清风了,罗振宇一开始就说自己只是一个书童、是一个买书的商人,就算最近他把《罗辑思维》并入“得到”也只是出于商业化的焦虑,也就无怪乎罗胖估值估到手软的同时还必需承受不少人的“谩骂”,诸如知乎上《为什么知乎上有一些人对《罗辑思维》的评价很低?》的话题就有差不多200w的浏览。
果真,名和利不可兼得。
只是罗振宇似乎一个人玩的很快乐。
不了解罗辑思维的人,对于罗振宇的认知大概是从“知识付费”这个词开始,毕竟罗胖这一路走来,足迹踏遍了知识付费的每一个角落。
而大家对于“知识付费”的认知,大概也是从“分答”的崛起开始,“偷窥”的生态一瞬间就把分答捧上了天;而罗振宇也在分答最火的时候果断抢镜,和王思聪、姬十三一起代言分答;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微信枪打出头鸟终于把分答给“阉割”了,以至于它至今一蹶不振。
知识付费火的第二波就是“得到”本身所带来的,在罗振宇深陷“过河拆桥”papi酱之时《李翔商业内参》刷爆朋友,成为CEO的商业圣经;马云是第一个订阅用户,先后得到马云、雷军、柳传志、陈可辛力荐,并为其配上推荐录音;
“我是马云……我很喜欢和李翔聊天,他没有那么多的先入为主,也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我会关注李翔的新媒体产品《李翔商业内参》,也希望他能很好地保持他的本色记录这个商业新时代。”
而且《李翔商业内参》2016年6月17日正式推广上线,截止6月18日下午4点,《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数突破2万,订阅额超过400万。
2017年3月13日,《李翔商业内参》订阅数93278.
得到大火之后,喜马拉雅终于也眼红了,在2016年12月3日推出“知识狂欢节”;虽然最初只比得到专栏便宜了一块钱,形式什么的几乎一摸一样。要知道罗振宇可是在喜马拉雅这座“流量金矿”里面淘了4.1亿的流量;启发了喜马拉雅团队如何如“知识付费”这个坑也无伤大雅。
在喜马拉雅集结了马东的奇葩天团和最强大脑的烧脑天团之后,微信终于也忍不住了,马化腾在情人节开始旁敲侧击的催促张小龙“微信付费”,可是这都已经整整折腾1个月了,微信付费却还在“难产”。甚至连对马化腾爱的深沉的撕蛋先生(小日先生)都忍不住送给了他一封遗书:《付费阅读,写给马化腾的「遗书」》,哀其不争。
至于罗振宇早就“溜之大吉”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当然微信付费风波还未止的时候,豆瓣又集结北岛做了第一档《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的节目:北岛以及他的16位诗人和译者朋友们,对51首中外经典现代诗的朗诵和解读。在这个大众普遍对“咪蒙汤”上瘾的“故事会”,文艺青年会为豆瓣的128块买单,那才见鬼?
虽然豆瓣时间看不见罗振宇的影子,但是知识付费却几乎都是罗振宇玩过的“情人”,她们活得最好的样子也不过是越来越像极了“得到”精神。
以上谈及了太多罗辑思维与知识付费的“强关系”,我们接下来不妨换一个角度从罗辑思维的三个发展历程来敲响知识付费的“晨钟暮鼓”;毕竟你“玩坏”了papi酱(的短视频),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第一:罗振宇过河拆桥
罗振宇和papi酱的“一夜情”,想信大家只是看到这两个名字就能脑补出无数狗血的桥段,在这里峰少就不予细说了。
我想说的其实是脱不花李天田在这次事件里扮演的角色。
这三者凑合在一起,有没有一种正妻捉奸在床,丈夫无语的感觉;虽然这只是一种投资商的“婚姻关系”。
2016年7月23日,罗辑思维CEO李天田,江湖人称“脱不花”说:
“我跟罗胖商量,投资这件事儿要画句号了,再也不能做了。不是我们投得不好,我们投的都是很好的公司,但就是因为他们太好,投资上我们可能要赚很多钱,我们就容易受到诱惑。所以,这是我们的耻辱,为什么?说明你没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该干的事情上。”
大家从脱不花的话里看到了什么?
自从申音走后,脱不花接班,这几乎是她第一次代表“罗辑思维”面世;有没有一种觉得她管得太宽的违和感?
对的,似然不记得哪一天,但峰少明显记得在年前的一次得到直播上,脱不花名言:罗辑思维要去“罗振宇”化。
是不是有一种罗振宇被架起来的感觉?
第二:罗振宇落尽下石
微信小程序酝酿了整整一年,好不容易在1月9日推出,可是作为第一批参入者,得到居然在4天后1月13号就主动关闭了小程序。
罗振宇称:“我们决定不做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说”。
罗振宇作为微信内部的一个流量“媒矿”,居然在第一时间搞清楚小程序是什么的同时,不是跟他们的“衣食父母”(最初的罗辑思维确实非常依赖微信渠道流量)讨价还价,而是直接玩“分手”了。
如此做派,如此风趣的口吻,确实会吓退一群不知真相的吃瓜群众。
遗憾的是,微信官方居然对于罗辑思维的“试婚”就悔婚的做法毫无怨言,这更加促使观众相信这里面有黑幕。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需要看到微信和罗振宇的打情骂俏,注意到第204期《王阳明的心法》发布时间2017年1月14;要知道王阳明这个男人是罗胖提过无数次的“梦中情人”。
把它作为最后一期,《这一代人的学习》本质上应该只能算是一块连“狗尾续貂”都算不上的“挂羊头卖狗肉”。
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罗振宇在接下来纠结的2个月时间里正在和脱不花做最后的抗争。
第三:罗振宇孤注一掷
3 月 8 日举行的沟通会上,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宣布了“一件小事”:
《罗辑思维》将全面改版,形式由视频变为音频,音频时长为 8 分钟以内,频次从一周一期改为一天一期(周一到周五);未来所有的节目内容只在得到 app 上线,而且只对得到 app 的付费用户免费开放。
这应该是《罗辑思维》自2012年底上线以来最为激进的一次改版;罗振宇准备All-in知识付费。
虽然罗振宇称之为“一件小事”,但它对《罗辑思维》和得到的意义都是重大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罗辑思维》生态中衍生出来的个体“得到”已经有了“反噬”母体并“改造”它的能力。
得到是脱不花进入罗辑思维看到罗振宇一场《时间的朋友》就圈粉无数之后的产品;而根据罗胖在内容方面的专注以及脱不花(17岁创业 19岁当董事长)被曝光出来的强大运营实力(吴声在罗辑思维的发展史中似乎一直是无声无息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罗振宇对于罗辑思维的控制已经完全被脱不花“架空”。
而这一次罗振宇做出自砸招牌All-in知识付费的举动,真的和罗振宇“精明干练”商人的模样不符。
而且罗振宇为什么会选择3月8号女神节这天,三八,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要知道罗振宇损人的时候,绝对让你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好啦!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大家请把上面的话权当是假设。
只是罗辑思维自从申音走了,脱不花来了之后它的某些内容越来越让人“浑身难受”。
峰少是14年开始迷恋上《罗辑思维》的;对于它的200多期内容至今还有记忆的是拿破仑、凯撒还有富兰克林那几期,感觉罗胖的叙事画面感非常棒,但是自从《中医》那一期之后,峰少对于罗辑思维也开始充满了“批判性”,突然就觉得罗振宇这个中年男人有些索然无味了。
对于分答、新浪、豆瓣这些炮灰,我们几乎只能等待奇迹;对于喜马拉雅还可以等等,至于微信嘛!就像撕蛋说的马化腾入场已经晚了,再不入场“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在峰少看来微信就算是早早的入了场,还是一样“铺路”的命;毕竟微信的内容环境太奇葩了,你觉得那些10w+大号,有几个内容可以“付费订阅”的?
最后嘛,在得到这一块,罗振宇,你真的不打算再“抢救抢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