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来到国外开启留学生涯的人,都免不了花一笔重金。美国,澳洲,加拿大,无一例外,一年即使省吃俭用,最少也得给贵国贡献20W人民币。那些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学霸们,虽然不愁学费,却也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努力。 毕竟,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在普通家庭长大,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没有消费不眨眼的丰厚家底,买的每一件东西都需要理智地想好它的用处。论财力,我身边的同学可被划分为好几个阶层。有白富美与高富帅,钞票对他们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也有非常节省,几乎每顿只吃牛奶面包的留学生;当然,也不乏打肿脸充胖子,削尖脑袋想和阔少千金一起玩的人。虽然我们彼此不清楚对方的背景,也不好探究,只是根据其消费的额度与刷卡的速度,一看便知。于是,在财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留学生圈子里,难免会有人觉得自己好穷。
知乎上的题目是,家庭不富裕,在海外留学如何调整心态。我更多是对前半句产生共鸣,因为“家庭并不富裕”实在可以概括一半以上的留学生。我虽然不算穷苦,却也远远称不上富有。最初来到墨尔本的那几天,我几乎条件反射地在购物前先算汇率。一份炒面15刀,what? 75人民币一碗普通炒面,顿时不想吃了。有此同感的人不止我一个。可对于这种花钱需思考,消费需理智的生活,我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因为它的重点并不是揭示一个人穷不穷,更多只是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节制。
所以,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来海外留学,有哪些负面的心态需要调整呢?大概有两个:与人攀比后的自卑心态;以及接受父母资助后的内疚心态。
一,痛苦源于比较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顾名思义,我们会因为同龄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感受到压力,担心被看不起,被比下去,被孤立。这种同辈压力多出现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男女中学生们因为生理与心理的火速成熟,开始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这时,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几乎可以决定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压力还会存在于青春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多文化背景中,人与人之间只要坐在一起,免不了会暗暗对比,谁比谁美,谁比谁富。其实,把别人比下去并不是攀比的最终目的,在潜意识中想通过攀比来定义自己的价值才是问题所在。
所以根源从来不是你与别人的财富差异,而是你将这种差异定义为“我不好”。貌似只有和别人一样富有,你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体面的人。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命题。说它不合理,是因为它不符合现实。在外留学,如果我穷,我就不够好吗?
我的室友Vivian,来自中国某四线城市。我们熟了之后,她告诉我她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只能帮忙负担学费,而同样高额的生活费却需要她自己负担。她一边精打细算地生活,一边风风火火地打工,可我不觉得她在为苦日子奔波,反而从她的笑容里看到充实,精彩,勇敢。她也不觉得自己是穷人,只是在认真生活。一日三餐,阅读写作,健身跑步,上课打工,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不会因为预算不够就煮一碗泡面打发肚子,而是会用便宜又有营养的青菜鸡蛋给自己煮一碗有颜值又有美味的汤面。她也不会因为财力不够就宅在家里,羞于社交,而是去体验志愿者活动,不仅能认识各国的朋友,还可以探索陌生的风景,学习新的技能。她告诉我,她是个十足的路痴,可为了快速地了解这个城市,她还是规定自己每周去探索两个陌生地点。虽然迷路过无数次,甚至某天还被困在深夜的大雨中,可现在的她对墨尔本的一切如数家珍。虽然过程辛苦,但她聪明,高效,敏于观察,善于学习。我从她的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有关“穷”,“家境不好”和“愧不如人”的字眼,反而羡慕她可以利用这里的资源练就一身的生存技能。
因为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无论你或穷或富,你的技能才是助你左右逢缘的最佳工具。
二,接受父母资助后不必太内疚
记得前几年有一个报道,说有一个留美博士,品学兼优。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学习特别努力。无奈因为论文出了些差错而导致延迟一年毕业,遂跳楼自杀。后来记者调查了他的自杀原因,才得知他常年给自己巨大的养家压力,觉得只要学业出现差错,就意味着对不起父母。他比常人更加笃信“我要快些毕业工作,来报答父母花在我身上的血汗钱”。
旁观者都看的清清楚楚,相信“延迟一年毕业不意味着一败涂地,人生还有很长,机会还有很多。”可作为当事人,他若天天告诉自己:“我家境不好,所以我必须出人头地回报父母”,此类想法就变成了一种强迫式思维(obsessional thinking),让人陷入其中,思维变窄,想不到其他任何可能性。于是,一点点挫折都能将他击溃。因为他的世界里不容差错。
虽然这是一个个例,可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些强迫式思维让你情绪焦虑,却又深信不疑?
比如:“我家境不好,所以我必须成功”;“我起点比较低,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父母为我付出这么多,我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诸如此类。如果你经常这样告诉自己,它们就会变成一种强迫式思维,很难驳斥,也很难遗忘。
其实一眼望去,这些想法也没什么错。只是其中都有这样的字眼:“一定”或“必须”。当你把一个信念冠以“一定要..”,“必须得”…,那你的世界将充满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缺失了一些弹性。你不但很难达到目的,反而会被焦虑感淹没。认知心理治疗(cognitive therapy)的策略是,动用你一切的智慧驳斥这些想法,使它们变得更现实,更合理,更柔和。比如“我家境不好,所以我需要更努力一些”,“父母为我付出这么多,我要尽力做到最好”。
调整后的想法是不是听起来不那么强迫?压力感与焦虑感也顿时变少?因为它们不再非黑即白,而是可以容纳更多可能性。
我们有太多的负面情绪来自于不合理的负面思考。无论你正在被“家境不好”困扰,还是对自己有一千一万个不满。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你是否正陷入强迫式的负面思维。我们需要追求卓越,也要接纳瑕疵;需要付出努力,但也要保留弹性。
家境无法左右你的人生。既然你已经身处国外,请把握这里的机会与资源,去体验未知的,无限的可能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