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婚姻需要努力,这也不是什么独有的婚姻观。而是本质上,任何的关系都需要努力,而婚姻只是关系中的一部分。
关系也可以分为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三者中任何一个关系处理不好,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关系。
关系需要通过努力来维持,“努力”具体指什么?关系中的“努力”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和另一方的负责,是一份尽心尽力维持亲密与激情的承诺。
"只要需要你努力的,就说明他不属于你"
这句话中,我们需要解读的是,到底什么叫“需要我努力”,到底什么叫“我真的努力了”。
在婚姻关系里,假如我遇到家暴和出轨的对象,我需要的这种“努力”是涉及到善恶是非的,这种努力的程度也远远大过普通关系中的付出。而大多数婚姻破灭的原因,比如沟通不畅,性格问题,财政问题等等,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忍耐与宽容去解决的。但是小矛盾可能会积少成多,酿成婚姻中道德的错误。爱需要忍耐,温柔,包容,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这都与人性中无法根除的自私相悖,自然需要努力。
其次是,我真的努力了吗?
很多人把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叫做努力,比如"我为你干了这么多xx事情,你为什么不能体谅我”“我为了放弃了什么,你为什么不能做XX?”本质上,这是把自己的努力作为一种换取对方的努力的等价交换的筹码。这与当今商品社会互利交换的思想有关,导致婚姻里人们的思想模式也是:努力=有回报,我努力了=我应该有回报。
但事实上,爱里的“努力”应该指的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人其实做不到真的“努力”。因为我们努力的同时,一直在担心和暗自计算爱的回报率。
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第四章爱的实践中写道:
“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尽管这常是不自觉的)。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在此,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