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102天/共270天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102天/共270天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①:“亡”通“无”,见《论语集释》。

精 华 解 读

吾无隐乎尔:一言一行,都是教学

可能是由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那时就有很多人质疑,孔子在教学的时候会不会“留一手”?而孔子却坦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眼中,这种言传身教正是他的教学方式。这段话对我们当今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总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因为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在孩子面前说什么,做什么,父母不得不慎重啊。推荐你读《父母的语言》《被忽视的孩子》

原 句 译 文

7.24 孔子说:“学生们啊,你们以为我教学是有所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的一言一行你们全都知道,我孔丘就是这样教书的啊!”

7.25 孔子很看重这四个教学内容:文献典籍、行为规范、忠诚、守信。

7.26 孔子说:“圣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仁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有恒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有恒心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