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鼓励孩子从小尽可能多的阅读
2.培养孩子四方面的能力:思考能力、精神能力、社会能力、知识能力
3.精神能力三角形模型:最底层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中间是抗打击能力、最上方是理想和志向能力
4.55387定律:55%是沟通中的态度,38%是讲话时的语气,7%是说话的内容。父母管理好55%+38%,孩子就能接收到7%
5.和孩子沟通时,我们要用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孩子,用耳朵专注的倾听,把嘴闭上,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等孩子说完时,简单重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保持语气平稳、态度温和
6.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只针对孩子不好的行为,而不能上升到攻击孩子人格品质的封面
7.你跟孩子怎么说话,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
8.肯定孩子做到的事情,让孩子在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中得到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激励并调动他的内驱力
9.请父母务必不要用情绪解决问题,因为情绪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坏事,甚至留下后患
10.父母吼孩子需要有一个边界,就是这事儿已经涉及到原则性问题了
11.前置条件:父母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要先明确告诉他
12.强加给孩子的严格自律或过度约束的想法,非但无助于健康的情感发展,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13.人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陷入误区,越亲密的关系,情绪越疏于管理
14.父母要理解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理解我们
15.孩子玩的时候能保持长时间高度专注,说明他专注力没问题,为什么学习的时候坐不住,是因为他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
16.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帮助大脑的不同部位同步协作,对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帮助
17.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不要代劳
18.儿童的智力在指尖上,如果孩子的手动不起来,他的脑子就转不起来,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
19.当孩子完成某个任务时,父母不急,是孩子成功做好的最关键要素
20.有时候,父母的“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21.孩子如果顶嘴,请给他表达权,特别是在他两岁和十岁左右这两个阶段
22.千万不能不把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当回事
23.孩子撒谎,可能是说真话的成本太高。如果发现孩子撒谎,请认真和孩子讲清,撒谎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且保证,以后孩子犯了错误要说真话,并且不会因为说了真话而挨批评
24.如何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降难度,拆模块,上夸奖
25.跟畏难情绪同时伴随的,还有害怕犯错,因为担心做不好,担心失败,所以不想做,不敢做
26.教育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7.分清“代劳”和“帮助”,代劳是父母直接代替孩子把事情做了,帮助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在他身后默默关注,如果孩子需要,能给他必要的引导和协助
28.我们的眼界有多宽,孩子的人生就有多宽
29.人,真正的成熟,是可以知道父母有局限性,自己有局限性,孩子有局限性。
30.陪着≠陪伴,123法则:每天,至少二十分钟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做三件事--做游戏、聊天、讲故事。
31.萨提亚自我成长四大目标:提高自我价值感、让孩子有更多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与自己/他人/环境和谐相处
32.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关键:孩子相信“我可以做得好”,孩子有意愿去把一件事做好,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33.教育难,其实难就难在我们需要在严厉和鼓励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34.一流父母未遇到问题规避问题,二流父母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三流父母看不到问题制造问题
35.玩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允许孩子玩,保护孩子的玩心,引导孩子会玩,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36.学习是否高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结
37.孩子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
38.让孩子明白不能打破规则的底线,和爸爸妈妈对于他真切的爱的表达同等重要,但是我们必须有方法去实现它的平衡,而不是好无底线地让渡和拒绝,这才是真正的反溺爱
39.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儿童学习参照一种标准或他人来以良好或正确的方式做事
40.我们都是普通人,和解与宽厚强过怨恨和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