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约练和“空空”对话,最大的感受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跳出来和自己对话真的是好不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闭着眼睛,努力地把自己定位在“空空”的位置上,努力地不让自己回到自己的“肉身”上去。站在来访者的视角,我也从Z老师的身上看到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与磨练,感觉自己对于这个技术有了更多的理解。
昨天晚上我与“空空”对话的时候,我从自己的体验中更深地感受到了那些问题的设计意图。这些问题设计的意图是让我们不要停留于纠结过去,而是展望于未来,向未来借力。
约定结束之后,我们做了分享交流,R老师提到了Z老师声音的语气语调的问题,我们就此做了一些探讨,也让我想起我自己以前说话的语调。如果我们追求声音的尖和亮,就会让人感到比较聒噪、刺耳,让人无法静下心去吸收你语言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你的声音比较轻、慢、柔,人家就会更加专注地倾听,那么我们的语言信息就能够很自然地被别人的大脑捕捉到。这样我们所说的话就有了分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轻声说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