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这本书,以前听过,好像还有个前篇叫【活法】,一直不想看。说真的,对日本的东西,抵触情绪很重,个人感情也好,民族感情也罢,都无法喜欢这个国家,包括他们的产物。但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不喜欢的东西偏偏有它存在的价值。这实在是个令人很懊恼的问题。
几年前就看过这本书,印象深刻。当时觉得看一遍就够了。
但是最近几天又看了这本书,因为开始认识到一件事情对有的人来说要看很多遍,这次再看,对我自己,大大不同,也许是因为境遇有了大的变化,心思不同以往了,所以再拿起来一看,竟然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先说下这本书大概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磨练灵魂,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
讲的是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造就人格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事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并且要每天反省
我很幸运,因为我恰好是个幸运地撞上了“该做”、“能做”、“愿意做”三个条件都满足的人。
所以当时我觉得我看一遍已经够了。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当然我也是年轻人,因为我永远十八岁),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思想,不想工作,或者希望轻松轻松地工作,就能得到很高的回报,而且总是抱怨人生不如意,没人发现自己的才能,认为人人都不理解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认真了,可还是被指责,走到哪里都做不长等等。在我的身边这样的朋友这样的人太多了,你若是想给他们提个醒,还立即招来白眼,认为我太假。我假吗?不是,恰恰相反,我觉得自己太真,我还觉得自己只是缺个机会。
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不能放松,我要时刻准备好,要不机会来了,就没法抓住。而有些机会,一生只会有一次,甚至一次都不会有,他们只会从你身边滑过,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看到,最后能不能抓住。
其次,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改变“心态”
“迷恋”工作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抱着产品睡”
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成为“自燃型”的人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要感谢我以前工作的天光公司!因为我真正能这样,恰好是从进入天光公司才开始的。
在我进入天光公司以前,我的工作不是很稳定,一下到这一下到那,当然,其中原因并不都是觉得工作不合适,也有一些其他因素,但结果都一样,就是不稳定。虽然收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心理的感受却截然不同。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真的,就是这样。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要在工作上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真正爱上这个工作。
我做的美术这一行,的确是我的爱好,据我妈妈说,我从没上学之前就已经表现出对这一行的喜爱了。但是我生活的地方,和那个时候的人的思想,却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出路,像是现在这么流行的艺体专业,都是旁门左道。所以我家里人并不赞同我学画画。虽然上小学后学校的美术老师,亲自找到我妈妈,要单独教我学画画,可是我妈妈他们都不同意,认为那会让我读不好书,没出路,结果我的爱好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虽然多年以后,我父母也觉得早该让我学画画,但是毕竟是多年后了。不过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这一行,我觉得喜欢一样东西,喜欢一种生活方式,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一门技能也是一样,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所以后来,一开始我并没做到跟自己爱好相关的行业,但是我一直没放弃。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能让它跟爱好结合起来。这样,让我在任何工作中都能找到乐趣。我很庆幸,我能这样适应生活。
转机就出现在我进入天光公司之后…
如果之前的那些年都是在努力从工作中找到乐趣,那么进入天光公司之后,就是努力把乐趣从工作中带到生活里去。
因为碰上一个“该做”、“能做”、“愿意做”的工作,不是人人都可以的。我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幸运。但是要碰上这样的工作,事实上也是自己创造的机会,如果我没有准备好,即使碰上了,也没法胜任,那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说,要时刻准备好!这句话绝非随便说说。
第三,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断树立“高目标”
首先“必须得想”
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
始终“以百米赛的速度奔跑”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乃是自然的摄理
任何事情,的确要先想,想到了,才谈得上做,那句话是咋说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真的是神一样断言。
第四,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比昨天更进一步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严酷锻炼人
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登
第五, 追求“完美主义”: 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制作“会划破手的”崭新的产品
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第六,“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扫地”改变人生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结语“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是为了吃饭吗?”
不管是谁,看到这句话,你认为对吗?对?全对?全不对?一半对一半不对?
我想到一些人说的话,“过一天是一天”,“管他的,明天再说”,“这又不是我的事”…诸如此类,太多了。我想到的是,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世界该多惨!因为大家都只是为了活着才吃饭,而且是为了自己活着才吃饭。这样的生活态度,其实都是会直接延伸到工作中,延伸到一个人的心里,那样就彻底完了。
活着只为了吃饭,工作只为了吃饭,所以怎么会有激情去工作呢?当然也不会有激情去生活,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人生态度。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让你痛苦,你的生活也不会幸福到哪里,只有投入到工作中的人,才会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都感觉到新的一天,又有新的工作,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也喜欢放大假,因为放大假可以使我身心放松得到休息,可是休息之后,一回到工作上,又让我找回动力,找到不停地学习的动力,每学会一样什么,或者又做了一件工作时感到无比开心,因为觉得这样自己才是活着的,才是真正活着的!
这样的心态让我无论碰到什么问题什么难关,都能快速解决,或者找办法解决,而不会吓呆在原地,或者干脆放弃。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一样,发现没有了食物,你不能一直呆在原地唉声叹气,而是要赶快寻找另一处有食物的地方。发现问题,不能退缩,也不能怨天尤人,因为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迎上去才是最积极最正确也最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更积极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充满激情地去积极工作,才能更好地生活。
所以人吃饭是为了活着,可人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明白了这个道理,会让我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会让我觉得工作是件每天都期待的事情,早上一起来就会想起今天要做些啥,今天的安排是哪些,今天一定要把那个什么什么弄懂……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心态,让我再累再苦再忙也甘之如饴。
也许说得远了,但是如您所见,以上,甚至还有好多没写出来的话,就是我真实的想法,不论看不看【干法】,我都是这样在想,更是这样在做。因为我的人生要我自己创造,我的生活是自己在过,我的事业要自己来谱写。
如今,我的生活看似一团乱,我也几乎迷失,没有方向,甚至也苦闷犹疑,但是今天看完这本【干法】,让我又重新找到方向,找到动力。
吾不自救,谁会救吾!
来到简书,来到写作营,认识这么多有共同兴趣,又热爱生活的人,是吾之大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