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学生:你真的读懂你自己了吗?

静下来看世界

人生的前23年,辗转沉浮,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在将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

我将之总结为:人的一辈子就是在发现“问号”和探索“逗号”的过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20多岁的年纪谈何人生?又或者是觉得我在故作深沉。

我将大学大致分成了三个时期:伪目标期、迷茫期、适应期

伪目标期

我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带着满腔的雄心壮志步入了大学的殿堂。一种经历磨难重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寒窗苦读十二年,只为一朝金榜题名。


那年,我是我们村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乡亲们“十里相送”,大摆筵席。瞬间有种自己在将来会各种牛逼、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感觉。

上大学前我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名作家,向往着书生气质、诗情画意的生活。于是我开始疯狂的摄取各种文学,从四书五经到近现代文学,不说是博览群书,也算个“文化人”了。

2013年,我的第一部小说成功完载,也签约了一家网络小说平台,似乎前途还不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内幕,自己也被内幕了不少,突然发现自己对写作陌生了,对自己也陌生了。渐渐地不再想写作,写作似乎也不再是我的发展目标,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业余爱好。

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们,个人定位不明确,常常会确立一些伪目标,然后在实践中被一步一步的推翻。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怀疑自我、怀疑人生,开始选择用游戏、玩乐来麻痹自己。

目标是用来推翻的

迷茫期

经历了写作挫折之后的日子,现在想想,可以用“荒唐”二字来形容,整日网吧、宿舍、酒吧,三点一线。

也许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天生的坚韧和不甘吧,我不愿意就此沉沦,疯狂的尝试了很多的事情,只为寻找自己。

14年,辞去了学生会干部,解散了社团。我尝试了餐饮行业,和朋友开店。做过活动策划、旅游、销售、送外卖,只要是我能在业余做的,我几乎都尝试了一个遍。

那段日子过得很忙碌,也可以说是迷茫。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忙碌的结果是什么,就感觉自己就好像一个低智能的机器人,只具备工作的能力,没有任何的思想。

每天学习和工作忙碌了一天,也许只是为了晚上能睡得安稳吧,至少看起来我很努力。

适应期

适应期也可以叫目标期。

如果我们在伪目标期和迷茫期迷失了自我,那么你就会慢慢的习惯这种迷失自己的感觉,与游戏为伍,与刷屏相伴,所以叫适应期。

如果在迷茫期的不断实践中找回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慢慢的形成目标,所以也可以叫目标期。

我在迷茫期不断实践中不断地碰壁、不断地磨练,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把一件事做的这么好,原来坚持是有效果的,原来我适合做这个。慢慢的找回自我。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互联网,我发现我很多新颖的想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第一次接触到了“产品经理”这样的一个职业,我开始疯狂的学习关于互联网的所有知识,当然重点还是产品,也就是这一次彻底地改变我目前的状态。

2014年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业,“笑圆网”也在那个时候应运而生,一个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电商平台。

当团队发展到100多号人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的这么优秀,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那个时候的光环和知名度几乎让我再次陷入“狂妄”的怪圈。

到目前为止,经历了3次创业,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却走的越来越坚定,不为了所谓的功成名就,只为了给曾经的“问号”和“逗号”补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模糊的不只是眼睛

感想

一路走来,对于我来说,经历的不算太多,但也算丰富。

人生无非两种原则。

一种是选择普通:就业、成家、赚钱、养老。

另一种是选择不平凡:摔跤、爬起、跌倒、再爬起。

凭什么变得不平凡?你必须得疯狂的学习,因为你在和几十亿人竞争,多学一项技能,也许你就超越了几百万人。

问问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做事,先读懂自己,再勘探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