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挑战【Day4 100字写一封感谢信】

今天,当然是把感谢的话寄送给教师队伍里,感谢那些曾经为我的“师”的也曾经年轻过的人,感谢他们在平凡的园丁岗上,浇灌了我们这些乡村小草,让小草也能领悟不惧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即便不能成为大树,也可以成为健康的草。


一早,初中生还没愿意被打扰,声响也不敢太打。

于是,在屏幕自动的封面提示中,我默默的给通讯录里那些教师队伍里的人,一一发送节日祝福。不是群发,是诚心诚意的送出“快乐”二字!

当然,我的师在我通讯录的,人数甚少。所以能骚扰到的对象,也就那么几个。

还有个别,可能常年不联系的,就不打扰了,免得突兀。


《小先生》的文字,到今天为止,最后一篇也录完了。真是巧啊,在教师节这天录完。

无巧不成书。本来读它,就是巧遇。

作者庞sir,是在这个小城应该算有名气的作家,也曾在剧场看过他支持毕飞宇的专场讲座,那时只是远远的看那个很是矮小的身影,只是远远的听那种方言很重的声音。

而手握这小小的书,既不是作者签名赠送,也不是自己非得慕名购买,只是在公司一个小书柜里,巧遇。大概,是作者赠送给他的老乡的,而老乡应该也是公司的某位“文艺青年”。

反正,后来就被拿来了。早有耳闻这是他的代表作。

翻了几篇之后,越发觉得,应该读它。为什么?适合一日读一篇这样的小计划,适合一天一个小故事这样的内容,也适合我这样一个始终浸濡在“学生”状态人,慢慢儿读。

于是跟小编小姐姐申请,提议能不能做二条,尽可能的保持每日更新。这样,反过来促动自己坚持悦读。

默契得很,就这样,读录了许多天。

校园里的故事,从从业者的视角讲出来,跟我们作为“被参与者”的角度,多多少少不一样。但是,就是因为场景太相似了,时空感受太相似了,所以越读越熟悉,越读越觉得,这就是乡村里的我们,曾经经历过一段小时光……


师者的影响力,用现在理论上的话说“是全面的、示范的、长期的”。

可能当年的“当局者”不会懂,但是现在跳出来作第三者视角去回看,理论上的内容,就这样一目了然的非常清晰、非常到位。

所以,转发的“被学生记住的”事,就可见小事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文字可能有限,文字的力量却可以无限;文字可能苍白,文字传递的感情却可以丰富。

于是,今日再抄“师说”,再听诵读,就有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