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我毕业了,结束了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研究生阶段对于不努力的人来说还是挺容易过去的,只是到了招聘季略显尴尬。研究生阶段做的工作是纳米材料的应用,当时课题组有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传感器三个大方向,凭着自己对社会的一点认知和本身的风格,我果断选择了传感器方向。一是认为,今后的社会将是智能化的,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应该很有前景。二是因为当时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都做锂电池和电容器,我本身不喜欢凑热闹。事实证明,这一决定对我后面的所谓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没人做基本上意味着没人指导。即使后面也发了不错的文章,但不能否决之前提到的事实。总之,我对我所谓的研究工作做过一次总结:前一百年没人做过,后一百年用不上。
作为一个物理学专业的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经历似乎和专业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似乎奠定了我人生的基调:在转行的路上越走越远。
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一场也没有去过,毫无竞争力的水平,早就在我的自知之明下决心放弃陪跑。那段时间,我是焦虑的,毕竟这是我迟早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在我很坚决的拒绝了老师们读博的邀请之后,我就应该做好面对这一尴尬局面的准备。毕竟这样的学科找工作并不占优势。
于是,一纸简历发给我好兄弟,他托朋友转给部门经理。就这样,通过两次面试,我顺利的进去了S公司的技术发展部门。S公司是大陆技术最先进的晶元代工厂,这一结果是远超乎我预期的,在面试完以后,我已经把它当成了上海一日游。谁曾想居然一枪命中,日后在与直属主管的闲聊中得知,这次成功面试的关键在于,我是由经理直接内推上级,这大大的提高了成功率。在他们看来,应届生大体上都差不多,都得从头再来,面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思辨能力和积极性就成功了大半,所以我是幸运的,而这一工作居然改变了我工作的大方向。
我幸运,但是我不够努力。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进部门十来个新人,因为我表现出来的努力和认真,我得到了经理的赏识,留在了最好的小组。然而,此后我依然努力工作,在一年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并没有继续有很明显的进步,但是依然被项目推着走。像台机器,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却又无能为力,像在梦里,但更加真实。
我努力工作,但并没有努力改变。我的幸运给我带来了更好的机会,但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却让我把工作变成了按部就班,这使成长变得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