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把稻盛和夫的《活法》又重读了一遍,激发了自己关于活法的思考。
5、要有规划。
稻盛和夫把他的人生按照80岁来做人生规划,他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了三个部分,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为止的约20年,是为了进入社会的准备期之后约40年是在现实社会里努力工作的时期,最后的20年则是迎接死亡带来的准备期。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60岁就要从企业经营的位置上退下来,后来一直拖到65岁,也就是在65岁的时候,他决定开始剃度出家,修炼自己的精神。
虽然生活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来推进,然而,有了规划后,生活就有了大的方向,这犹如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至于犯南辕北辙的错误。
在书中稻盛和夫写到他被医生告知得了胃癌这件事情,他发现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丝毫的惊慌,因为他在规划中就已经做好了最后20年是迎接死亡的准备期。
我们在遇到很多事情时会惊慌失措,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或者是和自己的预期正好相反,所以让自己乱了阵脚。
要对生活抱有悲观的乐观主义,相信一定会出事,只不过出的这些事情肯定会过去。
就拿我个人来讲,开始踏上了自我品牌的运作,也就意味着将来一定会遭到很多对我不了解的人的诟病或者攻击,我得提前做好准备。前几天就是因为被一个学员攻击,让自己的情绪跌入谷底,这就是因为没有规划造成的。
想起来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讲到,他说当这个演讲做完,明天会有无数诟病他讲得不对的文章会发表出来,因为他有这个预期,所以当他看到那些否定他观点的文章时就不会崩溃。
对人生也要做出规划,让自己的前行一直在正确的方向上,我给自己的人生也是按照80岁来规划的,希望自己在8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蹬着高跟鞋穿着套装站在讲台上讲课。为了实现这个规划,从现在开始,我就得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学习。
6、要付诸实践。
稻盛和夫在书中说,前人的那些充满智慧的教诲,即便我们自以为已经理解透彻,在现实中能够付诸实践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先贤们的教诲往往由于过于质朴和简单,反而导致人们自己有不说也知道的自满情满,从而不能够将这些先贤教诲当做自己人生和行为的规范。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例如从小我们就开始背“一日之计在于晨”,然而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能把早晨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呢,我也是一直到了35岁之后,才开始慢慢养成早起的生活习惯。例如从小我们都学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然而我们还是希望自己能一步登天一鸣惊人,我们在做大部分事情的时候都缺乏耐心,就如我已经练字好久,说实话字还是很难看,好多看客都已经快要看不下去啦,不过我经常提示自己要有耐心,通过3年的时间真不一定能把前面三十年的坏习惯纠正过来,我已经做好了长期的准备,我会一直练下去。
稻盛和夫在书中写到,人生与经营的真谛并非高高在上,常人不能及,事实上都是些我们触手可及的最基本的伦理观念,而真正具有极大难度,让我们难以做到的是我们能否老老实实的坚守并贯彻这些最基本的观念和准则。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尤其是从古至今都在讲述的一些准则,值得我们好好的践行。
近段时间一直在读《论语》,越发觉得孔子的智慧,他在2000多年对于学生的教诲,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依旧有着指导意义,抽几句我这段时间感悟颇多的话: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我的践行:每天反思自己做事的初心。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的践行:对外物少点矫情,多做事,少说没用的。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的践行:修炼同理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的践行:时时复盘,时时复习笔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践行:读完书之后一定要写下自己的思考,每天保证有新的知识输入。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我的践行:少说话,快速行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的践行:向身边人提问,尤其是要问自己不懂的问题。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我的践行:运用元认知能力,觉察怒气为何而来,不犯同样的错误。
7、要有理论公式。
稻盛和夫在这本书中,为了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给出了一个他的公式:人生 ·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解释道,在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个因素当中,能力就包括个人的才能与商业才能,也包括身体的健康程度,因此这种能力代表的是先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热情是不屈不挠的执着愿望,这个因素则依据个人心态的转变而具有可变性,能力和热情都可以从0—100给予不同的数值加以衡量。
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心中对于人生和事业的思想态度,并且这个思维方式打分范围是从-100——+100,简而言之愤怒嫉妒,仇恨,不满等消极否定的思维和念头等为负值,而积极向上、能够体谅关怀对方的美好的心态和意愿,则为正值。思维方式可以为正亦可以为否,因此如果一个人无法坦率认真的面对事物陷入消极负面的思维方式的话,那么他越是有能力,越是有干劲,其人生结果越是容易陷入更加不幸的境地,总之为了拥有精彩人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让自己具备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理论公式是总结出来的极简做事法则,就如物理和数学公式一样,让我们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了简单的抓手。
我的人生公式是从公众号“孤独大脑”的老喻那里借鉴过来的:人生成就=核心算法×时间²。
核心算法就是找到关键事项,我给自己提炼的关键事项就是“每天三件事:学习、运动和写作”。
我要为这三件事每天投入时间,持续按照“自律100天”来推进。
坚信每天在这三件事上投入时间,持续投入N个百天之后,一定会有成就。即使取得不了世俗的“名利”成就,丹丹能每天践行这些事情已然是成就。
8、要有使命。
稻盛和夫1984年花费200亿日元的个人财产设立了稻盛财团,并每年举行“京都奖”的评选活动,主要用于表彰那些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在人类科学、文明以及精神深层有着卓越贡献者的奖项。
稻盛和夫说,他期待京都奖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类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构筑新的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稻盛和夫还专门为年轻的企业经营者们义务办了“盛和塾”教育培训,到现在为止,日本国内有56家分塾,在国外有48家分塾。
稻盛和夫说,他真心期盼所有盛和塾的学员都能够成长为合格的企业经营者,不仅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并且最终能够让这些学员企业的员工们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使命,虽然这些事情让稻盛和夫出钱出力,但是,稻盛和夫做得不亦乐乎,并且,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我们也得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一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更多是能够带给其他人多少帮助。
我一直把一句话当做我的人生使命:多少人因为你的存在而生活得更美好。
过去仅仅是说说,或者就是通过培训,但这并没有给予那些真正想要改变的人以方法,现在,我通过践行“自律100天”不仅实现了自我救赎,而且出版成书,希望用这套方法论帮助到更多的人,让这些人开始践行“自律100天”,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