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论
六、高等教育所要养成的好习惯
教育的含义就是养成好习惯。什么才叫做好习惯呢?凡足以发展身心便是好习惯。
普通教育的目标养成一般人当公民的好习惯,高等教育的目标养成一些专门人才的好习惯。两类人都足以发展身心,同时适合人群相适应,尤其是对人群有利的。
办教育的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事儿,当然就谈不上成绩。受教育的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投考和入学究竟是为何?结果实际上也没有受到教育。
一个大学生就应该做到专门人才的好习惯,首先应该具备公民的好习惯。专门人才是指对某种专门有系统认识和深入了解的人才,如果单懂一点数学或者一点历史的专门人才,算不得真正的专门人才,必须有一套精密必须有一套精密方法才行。
人群的最大希望是文化的进步,实实在在的充实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专门人才,对于某一专业,要有优异的成绩,必须加入自己的努力,更要使这一层级更丰富更完美,增加文化的总和,这种责任不是单凭一个专业可以富起来的,必须是一套精密的方法,必须在某一专业范围内随时随地运用那一套方法才行。
大学四年时间,受教育的学生可以对某一项专门的学科有亲身的认识和了解,更应该推进某一个学科更丰富更完美,那么就要要求学生除了课程以外的事事物物包括老师的教学方法,自己的发现,同学的分享,还有社会的实践等,结合起来,“终身已之”的精神,才能有好习惯,这是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
个人感悟: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但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学习精进的方法,结合生活实践,成为一个具有好习惯的专门人才。
七、学习不只是记诵
学生考试作弊,每个学校处理的方法不同,但是作者究其背后的原因,是需要记诵的东西太多,一些学生记不住,所以,只能通过作弊来应付考试。同时也让了教师、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就是记诵。学生在考场上考了七八十分,没有作弊,自然品德没有问题,如果学生考试作弊,也得了七八十分,但是,他把老师交给他的东西,全部都忘了,那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处呢? 学习不是记诵,学习必须融合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如果通过考试作弊,考了七八十分,欺骗老师欺骗学校,归根结底还是欺骗自己,因为在生活上,你完全用不到所学的东西,口头上也不会说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这就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整个教育方法,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学习就是记诵。学生的工作就是死记教科书,考试就能得100分。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面必须要改良,改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要培养一些品德有亏的作弊专家。受教育的学生也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记诵是为了把我们所学的东西融化在我们的生活里,成为精神上的血和肉,对生活有益,否则,对自己完全无意的,选择作弊的技巧,更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个人感悟:学生考试一定不能作弊,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我们教育者也要反思考试考什么?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挂钩吗?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没有益处?我们不需要记诵读死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