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早晨日思内容,进行优化并发布在公众号上。
01
事情起源是,昨天,我那位在央企工作的朋友,委屈得像个被抢走糖果的孩子。去年季度奖 8000 元,今年部门评分第一,却只拿到 4000 元,连部门里评分低的同事,都只拿了一千块。
大家都在抱怨。
这样的降薪风波,在体制内单位早已不是新鲜事,民营企业更是频频 “中招”。三年前,我就隐隐察觉到经济的暗流涌动,如今,这场风暴真的席卷而来。
而且是越来越猛。
我一直认为,杀死人们的不是降薪,而是「线性思维」的陷阱
我们被灌输了 20 年的「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财务安全」公式,正在彻底失效:
工资有天花板,风险无下限:年薪百万的高管被砍薪 40% 仍不敢离职,传统行业从业者收入腰斩后陷入 “内卷式加班”,单一收入就像绑在身上的炸药包,行业地震时毫无缓冲;
AI 时代,行业颠覆比失业更快:房地产、教培、互联网批量裁员,新能源、AI 领域也面临技术迭代,2024 年制造业投资下降 10.6%——依赖单一行业,等于把命运交给 “黑天鹅”;
学历内卷是个死循环:考研人数屡创新高,海归硕士沦为 “简历分母”,“读书→求职→升职” 的单线逻辑,在就业寒冬里变成一场无限循环的马拉松。
线性思维的本质,是用过去的确定性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剧变时代,唯一的确定性,就是 “变化” 本身。反脆弱收入系统。
02
所以要去调整。
怎么去破局?每个人都在想,可想没有用啊。人们想要结果,却不愿意付之于行动,可总是觉得自己能行、行业能恢复。
真正的安全,来自「多元收入矩阵」—— 主动收入保底,被动收入护航,让收入像一张网,一处破损,处处支撑。
睡后收入(被动收入)是你最坚实的护盾。它不需要你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是长期主义,而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一夜暴富对于普通人似乎不那么友好。
第一,用「低成本数字资产」打造「睡后收入」
我们可以写点东西,拍摄视频,不停去做就行了,没有那么多技巧可学习。
在干中调整。
比如,可在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分享生活经验、知识干货,积累一定粉丝后,通过广告、带货变现。有人通过短视频分享家居收纳技巧,短短一年就实现月入过万。
想多了没有用,总要是去做的。
数字资产是未来最好方法之一,我很多年写的专栏,现在还是有收入的,定期打到卡上,虽然不少,但一旦你的东西量多了就是很大的收入。
目前我的写作数字资产每月的睡后收入超万元,还不包括每年的版税分成、新书打款。
不能说暴富吧,慢慢做总比停留在那里想要好。
我的学员,按我的建议写公众号,很快拿到10万阅读量,文字从一开始的青涩到现在的整体还能看吧。
当然,还可以讲课,把你的技能分享给他人。
也可以建立付费社群,提供独家资源或服务。一位财经博主的知识星球社群,年费 1999 元,成员超 2000 人,年收入近 400 万元。我的深度思考&私密社群,2年999元,也是一种副业模式。
这些都是碎片时间可以做的事,用碎片撬动你的财富。
第二,投资保值,让钱为你工作
比如,指数基金定投,选择低成本的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 300、中证 500,长期持有可平滑市场波动,获得平均收益。还可以享受被动分红,投资高股息率的蓝筹股或 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每年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
第三,参与平台的销售,搭建管道网络。
网络一旦完成,就是真正的管道收入,每月拿出收入 10% 进行定投。当管道成熟后,每月被动收入可能超过主业 —— 前提是,你愿意用 6 个月时间积累,而非追求一夜暴富。
大家有没有发现,以上都是长期主义者的行为,所有追求短期暴富的投机思想,有可能亏得很长。
尤其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代,长期主义更能稳定,稳定是大局,更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对家人最好的守护。
03
三点行动建议
危机是认知的分水岭,当大多数人在抱怨 “大环境不好” 时,少数人正在做三件事
1、认知要升级。
承认 “稳定工作” 的神话已破灭,主动拥抱 “不确定性”;别小看副业,别小看多元收入。这是认知的一个部分,更是未来抵抗风险的一个部分。认知要升级,打破线性思维的枷锁。我在深度思考&私密社群经常提到认知,认知是个好东西,但是低认知的人群带来的是低收入,低感受,也无法给予他人价值交换。他们总是幻想过去的稳定,而不是主动拥抱变化。
2、建立投资思维
我们要有意识将收入分为 “主动收入” 和 “被动收入”,逐步提高被动收入占比。如果现在没有被动收入,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
简单来说,把 “被动收入占比” 作为核心指标,目标 3 年内达到 30% 以上。
3、确定方向,立即行动
从0-1进行副业启动,用最小的成本验证商业模式,持续积累,每天投入 1-2 小时,坚持6个月,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人用 3 个月时间,从 0 启动一个副业,哪怕每月只多赚 1000 元。
可以试一试。
记住: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不能放在同一个 “篮子厂” 里。经济寒冬或许漫长,但拥有多元收入的人,永远握着取暖的火种。
现在行动,比任何时候都不晚。 留言 “我要副业”,加入我们的社群,一起用行动对抗焦虑,搭建属于你的反脆弱收入系统。
PS: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央行、贝恩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