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就将近一个月,懒惰总能找出这样那样的合理性。
新年归来,习惯性的总会想今年干点什么。但是想了好几年又什么都没做之后,就忘了要去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努力”这个词是个好词,但是总是要告诉自己要去努力总是牵强。最近认识个词,叫“习惯性努力”,大概就是什么每周工作100小时成为常态之类的。如果非要说大学学了些什么东西,大概就是事情的基本逻辑和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大致步骤吧。习惯性努力,是一个道理(一个想法),要把它变成现实,要做的不是直接朝着“习惯性努力”这个词猛干,不是掐着表给每周的工作时间计时,而是要先想清楚什么东西值得如此去做,并估算大致需要的工时与工作量,将之分解成每日可完成的小块。
以上都是废话,要细说的话基本可以无休止的写下去,就像领导对我们的评价“说了一万句,没有做一句”。能够把生活态度变成工作态度,说起来也是个自由民主的团队,也正是这种自由民主,能够筛选出谁是南郭先生。最近的态度,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怎么看怎么像这种人,而且还总是用“大家都一样”来自我安慰。这种愚蠢的毫无逻辑的自我安慰居然又极其见效,包治百病般一句话就能打消疑虑、惶恐和不安。
工作了四年半,没感觉积累了多少工作上的技能。在这份工作待了四个半月,也没感觉创造出了什么东西,刚开始还想着每日或每周对自己负责,记录一下做成了什么事情,想一下有什么需要加强。好不容易遇到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一定要好好的认真的对待。结果现在回过头看,很多东西还是去年十一十二月份写出的。提不出什么成套的产品需求,更多的只是抱怨,抱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及资源。还学会了推卸责任,好像自己真的已经尽力了一样。
自我批评停不下来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后明确一下近期要做的事情:确定努力的内容和时间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