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吃肉吃得爽的家常硬菜,经典川菜回锅肉是绕不过的: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香气扑鼻、色泽红亮,外加蒜苗绿白分明,色香味俱佳,实属干饭必备!
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并有,回锅肉、蒜泥白肉、大千干烧鱼、水煮肉片、东坡肘子、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夫妻肺片、开水白菜被誉为十大经典川菜。
这道菜的来历据说是出自清朝一位姓凌的翰林:这位吃货小哥因为仕途不顺,而歇官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整天在家研究烹饪技巧,因苦于每每用生肉片炒制时,口感硬柴腻厚,猪肉上的肥肉也不能很好地分解掉,所以他就想出了让肉片软糯走油的方法:先将猪肉蒸制,再下锅炒制,像回锅一样,这样做出来的肉软糯醇厚、口感细腻,解决了之前炒肉的柴、腻的缺点,后来,他又通过以煮代蒸的方法简化了烹制方法,加入豆瓣酱提鲜增味,此次,这道菜就走入寻常百姓家,代代流传。
回锅肉,在川菜24种味型中,属“家常味”,其主要的制作原料有:
1 猪后臀肉:也叫二刀肉,讲的是半肥半瘦三指宽
2 川菜之魂,郫县豆瓣酱、永川豆豉
3 青蒜苗等,斜切成马耳状
4 葱姜蒜、花椒、酱油、白糖等
烧好这道菜有几个窍门:
选肉要精
最好选当天的鲜后臀二刀肉,肥四瘦六,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易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
煮肉要调味
水滚开以后,要先放入刀拍生姜、大葱段、大蒜、花椒吊汤,等汤气香浓,再放入洗净的猪肉,六成熟就捞起备用,不能煮得太软。
切肉要巧
把从热水中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趁外冷内热时下刀切成薄片,厚度以3毫米为宜,如果有冰箱,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冻两三分钟定型后更好切。
配料要当
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用刀剁细,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
豆豉要用永川豆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香咸俱佳,滋味醇厚,食之鲜美,川渝人家,户户必备,三日不尝,无精打采。
为了方便入味,豆瓣酱、豆豉最好剁碎。因为豆瓣酱、豆豉、酱油等都已经有盐,无需再另外加盐。提味增鲜宜用白糖,不要用甜面酱,影响成菜的颜色。
煎熬要拿准火候
火用中火,否则易焦,下肉片后,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在肉片炒制成卷窝形状时,立即放入豆豉、酱油少许,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放一点鸡精,以增加香味和鲜味,放少许白糖增加味道的柔性,最后,马上加入配料,改为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锅。
肉片能成卷窝状,俗称灯盏窝,需考验功夫哦
这道菜看似简单,实则门道众多,作为真正的“美食家”,不可不知。哈哈,有空自己做做看吧,有什么心得可以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