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本是流传于八百里秦川,以唢呐为主要乐器的名曲,师父只会将这首曲子传给艺品人品俱佳的一个弟子,唢呐乐队则以“班”的形式游走于镇子附近的大小村庄,红白喜事,少不了高亢响亮又婉转低徊的唢呐声,而《百鸟朝凤》则一曲难求,是唯有德高望重者才配享受的祝福。素日垦地纺线的庄户人,唯有听见焦三爷和他的焦家班吹的唢呐声,才能在生计活儿里挺起一会儿身子,才能从骨头缝儿里抖落一身的风沙。那日焦三爷把自个儿学徒的第一把唢呐传给了徒弟天明,他说「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毛头小孩儿听得眼里直掉泪,他那时只管自己的师父是天底下吹唢呐的第一把好手,他后来才知道,焦三爷也是这世上顶珍贵的头一号匠人:是艺术家,是传道者,是捍守的灵魂,是遗世的背影。 电影中第一个打动我的场景,是少年天明把着师父割来的芦苇秆儿,要从河湾里吸上一口水。葱绿的芦苇上浮动着柔软的白絮,湛青的湖水中托起一个小小的少年,少年郎与大自然,正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之“天人协调”,不免使人去想,这湾河水边跪坐过多少个虔诚的娃娃,才使那一把唢呐之音传到如今。第一日吸水不成,脸蛋被汗水和泥浆糊花的天明悻悻返家,师父立马把他碗中的白饭刨去了大半,师娘劝慰师父「娃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呢」,师父激他说「我哪个徒弟不是从娃开始的」。一年又一年水草丰茂,一代又一代唢呐情长。 在《百鸟朝凤》中,枝叶耸动的小树林间,焦三师徒在百鸟声中用木叶和口哨戏访着鸟雀们一应一答,闭上眼,布谷四声一度,鸳鸯低咯徘徊,百灵鸣声高亢歌喉婉转,金翅雀则高翔云间,且飞且鸣。唢呐匠灵巧的声音则仿佛众鸟之王的呼唤,应和着各色飞禽,原来所谓百鸟并非虚言,而真正是黄土高原上的美妙生灵!吴天明导演手下的故事淳朴且隽永,但幸福又孤独。在结尾,伴着黄土地上蒸腾的热气和无双镇里油绿的青草香,焦三爷家的唢呐声和一座矮坟前天明吹的《百鸟朝凤》,将传统文化的灵与美、哀与殇发挥到了极致。焦三爷从太师椅上站起身,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唢呐的乐音中,吴天明导演也在这曲『百鸟朝凤』之后羽化,民族的文化将何以为继,智者无言宿儒泪,余音绕梁青松心。 我也学习一下唢呐的知识。《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所以得名 电影中的唢呐,以“班”的形式游动着演奏,谁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子便替他们吹奏一场,红事不多,白事为主。白事,便是替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越是高贵,吹奏的阵势就越是高级,二台,四台,八台,所谓《百鸟朝凤》,便是为最为尊贵的死者准备的曲目。焦三爷有他的价值观。即便是任职四十年的村长,焦三爷认为他也担不起这首曲子;因为他排挤他人。所以给他多少钱都不吹那首《百鸟朝凤》。而为了为民献身的高贵的灵魂,哪怕是焦三爷扛着病重的身躯,也为他奏完了《百鸟朝凤》。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它真正能够引起国人共鸣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以匠人、匠心、匠品为根本对传承的坚守……记得北京高考作文题关于秦腔。当时我就想起了看过的中篇小说《百鸟朝凤》。终于赶在没有从电影院毕影前观看到了。秦川出故事啊。无论是《白鹿原》还是《百鸟朝凤》都体现了那里的民风,民俗,还有那风骨……
匠人、匠心、匠品~~观《百鸟朝凤》有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号深夜,我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位同学发了一张照片,里面是两张电影票,美队3的。那个时候已经十二点半了,而且第...
- 一个时代的老去,一个时代的坚守,两代人的匠心?还是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而我们这个时代,唯有大写的“尴尬”二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