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医话(九百一十九)

探天地清浊之源,察阴阳顺逆之机。

钱氏曰:脾主困,病则困睡,泄泻,不思乳食。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钱氏曰: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常气出。肺热手掐眉目鼻面,肺盛复有风冷,胸满气短,气急则喘嗽上气,先当散肺热,后散风冷。

肺只伤寒则不胸满,肺虚热,唇深红色,治之散虚热。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

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洁古云:肺主气,温则壮热,饮水喘闷,鼻干燥,手扪眉面,泻白散主之。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皆是肺气有余,复感风邪之所伤,谓之微邪,先泻而后散之。

钱氏曰: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为黑陷。肾虚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囟即自解开也,面色㿠白,此皆难养,不过八八之数。

若恣色欲多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则惟欲下坠而缩身也。肾,水阴也,肾虚则畏明,宜补之。

洁古曰:下窜者,肾气不足,两足热,不喜衣覆足。然此者,脐以下皆肾之所主,缘心气下行于肾部也,此乃肾不足而心有余,宜地黄丸主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肝主筋,筋赖血养,故曰掌得血而能屈也。血燥则筋枯,屈而不能伸也。手大指,手太阴之脉所出也,金本性燥,复用风药以治之...
    妙手柯楠阅读 125评论 0 1
  • 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
    妙手柯楠阅读 98评论 0 1
  • 小儿无病,不可服药,古人所谓无病服药,如壁中安柱。此言何谓也,五行之理,偏胜则寒。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好饮水,...
    妙手柯楠阅读 84评论 0 1
  • 巢氏曰: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仲阳云:变者,易也。又云: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
    妙手柯楠阅读 113评论 0 3
  • 脾主湿,自病则泄泻多睡,体重昏倦。肝乘脾为贼邪,心乘脾为虚邪,肺乘脾为实邪,肾乘脾为微邪。 凡脾之得病,必先察其肝...
    妙手柯楠阅读 27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