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逃离北京”“房子”的话题再次刷爆朋友圈。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关于这些的讨论就像月经帖,每年都会有一两次被拿来炒热。只是这次,对我而言不一样了。
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房,该怎么办?
禅师: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谁还买得起房......
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段子,瞬间觉得自己好可悲,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什么时候,房子变得那么难以企及?清华北大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出身的普通人怎么办?
先看一看有关数据,帝都北京房价连续17个月环比上涨,自2015年10月份以来,北京平均房价已经由37221元/平方米,涨至60738元/平方米(2017年2月),涨幅高达38.72%。
而全国房价在2016~2017年度由于货币宽松政策和“全面二胎”等原因,也涨幅扩大。尤其是一线、二线城市。几乎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这要是说没坐窜天猴,我都不信!
大学的时候,中国的房价如同恩格尔系数、GDP、CPI一样,在我眼里只是经济数据,是我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拿着一本本的经济学书籍来讨论房价的涨跌变化,影响因素。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的气概现在想来,宛若一个傻瓜。
毕业快2年,我才切身感受到房子对于我的重要和不可替代。当然,也着实的感受到房子将是我前半辈子最大的负担,它就是压在我肩上的一座大山。并且将一直无法深呼吸。
▼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是的,第一个。但我并没有像新闻里的那些“典型”一样一路过关斩将,飞跃龙门进入名校。
一个所三流大学,一个普通本科文凭。十几年的学生生涯结束我就被扔进这社会大熔炉。接受它最为现实、残酷的洗礼,而且它永远不会不相信眼泪。哭泣,只是喧嚣情绪的方式,所以与其哭泣,不如努力。我这样告诉自己。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青岛,月薪2800,管住管吃,工作轻松,朝九晚六。那种生活很惬意,周末看看电影、朋友聚聚,外出玩玩。一天一天都是没心没肺的度过的。
后来身边一个同年毕业的女同事结婚了,男朋友毕业多年,可首付竟然还是在家里帮忙的情况下才凑齐,13000/平米,首付30万。我震惊了!第一次认真盘算自己要何时才能买得起房,如何买房?
靠父母?那是不可能的。上大学加上哥哥结婚家里早已没有一分钱积蓄,以后也不可能有。所以指望父母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靠自己。
按照我买房子的时候均价15000/平米计算,80平的房子。我截止买房日的平均月薪4500,在首付20%的情况下,凑够首付的钱(不吃不喝不花一分工资)需要5年时间。
可又怎么能不吃不喝呢?衣食住行玩、通信、人情、恋爱哪一样不花钱呢?
思前想后,再三考虑。我必须跳出这岛城舒适圈,要到大城市闯一闯。当机立断,我在去年辞职来到北京。
本以为来了帝都,挣钱不容易吗!可北京的钱真没那么好挣,也没那么好存。看上去是多了快一倍的工资。可高昂的房租、交通、物价之下,能够净剩的并不比青岛的多多少。
而在北京,虽然剩的不多,可却是承受着更多。早晨拥挤的公交地铁、互相嫌弃的陌生路人、浓重的雾霾、更为路人感的同事、不稳定的工作、清冷漆黑的下班路,周末的加班和无聊,混乱的生物钟……
夜晚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下,我望着看不到星星的天空,觉得自己特别渺小,特别可笑。来京不到一年,身体每况愈下,还因为对雾霾的“不适应”患了慢性咽炎。有时候,我真害怕自己未曾让自己的爱人和父母享受我的爱,却已经失去了机会。
我来北京之后没有邀请过一个旧相识来北京闯荡,因为我体会过北京的很多“非适宜居住”的况味,我怕在我的怂恿下,他来了,又匆匆走了。徒留一场热闹后的凄凉给我。
毕竟,北京除了房子还有很多不是一个漂流者能轻松适应的。尽管北京有各种活动、各种交际,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参加。但为了多存100块钱,我硬是要把交通费也省掉,当然那也丧失了很多交友、拓展人脉的机会。
你说我是穷人思维,难怪永远发不了财。我说,我除了多省100块,还能怎样。理财有风险,穷人没本钱啊,我到现在,助学贷款都没有还清,你不是我,怎知我的苦与乐。
原本计划在北京奋斗几年,然后可以在人生而立之时回到青岛,在李沧区买上一套80来平的房子。可最近青岛的限购政策出炉,非青岛户籍,限购一套,而首付变成了30%,此时,青岛李沧的房子均价已经到15000/平米了。
所以,这意味着,我的北漂可能要延长,期间,岛城房价预测只会涨不会跌。事实永远像冷冷的冰雨在脸上拍。
曾经,我和很多年轻人、潇洒的人想法一样,干嘛非要买房呢?那么多的诗和远方在等着我们去徜徉。何不走四方,那里有酒有故事也有姑娘。
可当你在社会滚打几年,窄小的出租屋、不认识的陌生室友、不同的生活习惯、黑中介、滥房东你都可能会遇到。一年换两次,就像你拿10块钱逛海澜之家,很窘迫,很丧。
那时候,你就觉得买房子是你必须要做的事,尤其在中国,你还要面对父母、另一半的压力,今天不买明天也要买,谁也逃不离。
▼
妈妈常和我说,买了自己的房子就好了,我曾经也这么以为。
但我的前同事老欧却给了我狠狠的一击。叫他老欧,其实他年龄并不大,还不到30岁。但已经结婚3年。
前些天,微信上聊天,我才知道他在半年前已经买了房子,首付28万。这是他和妻子毕业4年存下的所有积蓄。你觉得可能两个人4年只存28万,也不多嘛!但在青岛工作,能存下这些已经特别牛了。
我问他,那挺不错的啊,真羡慕你,有了房子车子,爱情家庭又圆满。他却发来长句向我吐起苦水。
“你哪知道,我现在每个月房贷要还4000多,然后还要养车。最重要的是我们计划要孩子,我老婆不久可能就会不上班。压力别提多大了。”
“现在我连水果都很少吃,最多买几个苹果。也尽量少开车,少出席饭局,能省点是点吧。以后孩子奶粉钱还没着落呢”
其实,老欧的条件不错,家里也还过得去。还提供了一些装修费的帮助。但买房之后的生活依然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的事实。那我呢?
从一个贫穷的原生家庭出生,如今什么都要白手起家。老家的人甚至以为我这样在北京工作的人,买房买车、接父母到城市生活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可我知道,我连老欧都不如,攒首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而且现在生活品质不高以后买了房岂不更低。
作为一个90后,结婚、买房早就是该提上日程的事。尤其买房成为大家在一起互相比较的一个分水岭。他买了,你没买,那就是不如别人。
我虽然很抗拒以物质尤其是短暂时期内的物质多少来划分人与人。可架不住别人以此为标准给你无限的压力。
▼
房子对中国人而言是家的象征。
有人说,租来的房子也可以过诗意的生活,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这样的说法被很多租房机构和鸡汤文使用。
可没有房子,你的诗意就是别人顷刻打碎的梦啊,整体想着你的钱包的中介、频繁更换的租友、不负责任的房东都是随时打破你幻梦的人。
如果真的可以在不断上涨的房租里过诗意的生活,那你为什么有时还是会深夜啜泣,哀怨呢?别不承认,你一定有过。
用清高和鸡汤文都不能改变你我对房子的真实需求,而这也是所有掌握资源的人不断炒房的原因。生在天朝,怎能解脱。
▼
十几年以前,我们邻居家也出过一个大学生,他毕业的时候,上海的房价才8000,他工作没几年就在上海买了房子。现在开着大奔,房子已经有两套了。
这是大家眼中的“鲤鱼跳龙门”的寒门学子逆袭的典型,可现在呢?
寒门越来越难进名校,毕业越来越难找工作。
大多数的寒门学子毕业之后其实都像我一样吧。在一家普通的公司,正常的朝九晚六。没有太优越的福利也不会有突然发财的机会(何况一夜暴富的想法本就不对,踏踏实实才行)。每天上班吃的是外卖,晚上回家吃的是沙县小吃。
我们不是咪蒙的助理,没有那么幸运。尽管也在尽力,可是人不是靠尽力就可以拿到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与人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人脉、圈子、见识甚至运气。
我们都是普通人,从一个村子里走出,以为来到城市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当过年回家才忽然发现,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靠着父母照顾孩子,夫妻打工、做小生意啊,早已盖起楼房,甚至很多开起小汽车。孩子绕膝,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很幸福。
而我和那些与我一样的农村所谓“凤凰男”“寒门学子”都越来越怕回家过年,那些攀比、讨论、甚至揶揄让人窒息。
常年在城市做流浪者,奋斗者,我们都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那些世俗的成功,更能活出自己。不得不承认,大城市的包容与歧视、机遇和挑战都是相伴相生的。我们选择城市就是要搏出一片天。
但现在,一套房子却在慢慢谋杀我们的机会和前程,一堆砖头却在绞杀我们走入更宽广社会阶层的机会。阶层固化竟然已经固化到了门口,那些人通过一次次的炒房就可以把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出身的人挡在门口,失去和他们竞争的机会。
我们原本想要的是80平的房子,可现在连60平都开始遥遥无期了。
城市的房子是落在平地上的,可我们却永远只能仰望!
难道我们放弃那些远方、诗意、潇洒,就不能让我们有个机会在城市安个家吗?连做房奴的机会都不给我们这些人了吗?
望房兴叹,就是这个时代对我们寒门学子出身的普通人最大的悲哀和悼亡曲吗?哀我们的平庸,悼亡我们早已被现实磨灭的梦想。
是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