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小东西的时候突然看到《岛上书店》的一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因为这句话,我决定把这本书找来看一下。在选择书上,我时常对那些拥有太多头衔的、腰封太多噱头的书敬而远之,所以这部“25国读者含泪推荐、现象级全球畅销书、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的书,我一直没有想要看过。
从同事那里借来了书开始看了起来。在一个叫艾丽丝的小岛上有一家书店。故事的开头,出版社工作的阿米莉亚乘船到小岛上去拜会书店主人,介绍她所在的出版社新一季的书单,以期望岛上书店会订购一些。三十出头、大龄、单身,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约会的阿米莉亚,与大龄、丧偶的书店主人A.J.Fikry初次见面。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见面,A.J.Fikry对阿米莉亚介绍的书籍没有丝毫兴趣,显露了毫不客气的态度。阿米莉亚最喜欢的那本小说,A.J.Fikry甚至有些鄙夷。书的品味不对,两个人似乎很不对眼。
失去了妻子不久的A.J.Fikry过得很沮丧,他孤僻而疏离地活着。他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和类型,对于各类顾客的品味都有些暗暗腹诽。伴侣的逝去,似乎切断了他和世界的交流,他将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在这个时候,他唯一寄希望的就是一本能卖出高价的《帖木儿》古书,也许能够让他离开这个地方、过着更与世隔绝的生活。
一天在宿醉后醒来,A.J发现书不见了,而几天后,他的书店里多了一个弃婴——玛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好用来形容这件事情。他的心因为女婴而变得柔软,于是他收养了女婴。因为女婴,他与其他人的生活也似乎有了更多的联系。体现在对书籍的购置上,他也会尝试更多的类型。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主妇们、警察们……他也试着去推荐他们可能喜欢的书。
在一个机缘下,他读了当年阿米莉亚给他推荐的书,发现自己对那本书有着强烈的喜爱。而由此,他发现自己和阿米莉亚有了某种隐秘的联系,而他对她的爱情也迸发出来。时隔四年,他开始有勇气去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而后,阿米莉亚和他共结连理、走到了一起。缘分也是很奇妙,同样深爱的一本书让他们发现彼此的契合。这种契合不是理想化的,而是彼此意识到自己的和对方的不完美,仍然爱上对方的一切。
一晃十几年,玛雅已经长成少女,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足倒也平静。这个时候,A.J.Fikry却发现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得了很罕见的癌症。正在此时,《帖木儿》却失而复得,让他能够解决手术费的问题。可是,术后一段时间,AJ还是走了。岛上书店面临被出售的结局。最终书店被他的警察朋友接管,人去物换,书店依然。
故事没有太多的转折,有一些隐秘的情节,却也并不觉得有太多波澜。在未翻阅之前,我以为岛上书店是类似于解忧杂货店的故事,不同的人通过书店寻找到生活的慰藉、得到升华。但其实虽然这本书中文译名为《岛上书店》,实质上英文名“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讲述的是书店主人的故事。
整个故事围绕书店主人展开,与其说,是书改变了他的故事,毋宁说是爱。书籍只是通往两个人灵魂深处的工具,因书而识别了相爱的灵魂,因爱而褪去孤独将自己活得更加热切与丰富。A.J最开始喜欢的是短篇小说,节奏明快、转折不断,而最终他发现,人生不是短篇、也不是长篇,而是一部作品集。
我想,我最终喜欢的是这样的意象。人的一生,也许波澜,也许平静,但终归,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作品集。有时候节奏明快、起承转合来得太快;有时候拖沓冗长、日复一日。在快速的流转中,不急躁,在重复的乏味里,不失望,总有让你生命更加精彩的人出现。
Je crois que quelqu’un m’attende quelque 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