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山公子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燕山公子”,搜索关注“燕山公子”,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一个朋友招呼我去喝酒,欣然而去。一碟驴肉,一碟驴板肠,一个蒜香花生,一个拍黄瓜,还有一斤烙饼。都是下酒的好东西。
席间,他一改往日的慷慨激昂,有些闷闷不乐。我不好意思问,只好以酒相催。果然,酒将见底时,他叹了口气:我们几个打篮球的球友微信群,给解散了。
我有些愕然,继续以酒相催。他又说:他妈的,忘了是谁,在群里说疫情是美国的阴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说是中国泄露的。然后有人又骂起了方方。有人跟着骂,有人支持方方。最后乱哄哄的分成了几派,都呲着牙互相攻击起来了。
后来呢?我问。“哪他妈有后来,群主急了,一下子就把群解散了。”他呲溜一口,把剩下的酒干了,“以后还怎么打篮球?”
“你说那个作家,非写什么日记。”我把最后一块驴板肠夹到嘴里。
朋友突然怒目:“什么?你也反对方方?”
我原以为,因疫情导致的撕裂,都发生在网络上,发生在远处,没想到,它竟然这么近——我从那位朋友家离开的时候,他没有说什么话,并用力碰上了门。我想,我可能再也吃不到他煮的驴肉和驴板肠了。想到这儿,我更加伤感了。
我伤感了两天,就释然了,因为我上网看了一些新闻。
前女排国手、奥运冠军赵蕊蕊发了个微博,说:我从未想过因为疫情失去多年的友谊……然而我的身边,却有着冷眼旁观看笑话的人,凡事都高歌“国外更优秀”、对国内的任何举措都不屑一顾的人,以及出了问题“错都是别人的”人……但我知道,有些感情和人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再见了。
除了赵蕊蕊外,疫情还撕裂了很多亲情和友情——因为三观不合,有的夫妻离婚了,有的朋友割席断交。
谁能想到,这场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不只落到了汉语头上,还落到了很多人的朋友圈里,撕裂了多少亲情友情。
这大概是几十年都目睹不了的怪现象吧。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的撕裂呢?
有人说,是因为信息茧房,有的人价值观被“锁死”了。
有人说,是因为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价值观的分裂,再加上网络社交工具的推波助澜,让人们的生活一分为二,一是真实生活中的谦虚内敛、彬彬有礼;二是网络中的剑拔弩张、水火不容。
疫情的出现,模糊了两者的界限,把网络上的割裂演变到了现实中。
然而,我觉得,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很多人受前些年一些公知影响太深,“外国的月亮更圆”“中国体制糟透了”的理念早已根深蒂固。而中国近些年一直在低调前行,没有战争、没有全国性重大突发事件,谁也无法从现实中去比较中外的优劣,所以大家相安无事。
而疫情搅乱了一切,破坏了这种平衡。中国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欧美一些国家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一些人多年养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受到现实的巨大冲击,所以大规模的撕裂产生了——大家都不是可塑性很强十六七的少年。成年人的世界,价值观早已坚不可摧,谁又能说服谁呢?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谁也别去说服谁。
你长篇大论,你字字珠玑,你深入浅出,你鞭挞入里,又有什么用?你谁也说服不了。你把自己感动了,觉得自己真牛X,换来的可能是别人的一句SB。
那就让我们笑着互道一声“SB”,从此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