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四年的机械之路(下)

参加比赛


后来大二的时候,通过从学长那里以及在知乎了解,知道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前景,对此我深感担忧。但是已经错过了转专业的时间了,无奈只能在本专业继续读,但是在日常学习计算机的课程。大二的时候课程还不算太多,我进入了老师的实验室,和同学一起做比赛,在做比赛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单片机的知识。做了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参加了几次比赛,也获得了几次省级奖励。之后由于要准备考研,就放弃了比赛。

考研的选择

当时最开始确定要考研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跨考。后来经过多方面的理性分析,还是放弃了。一方面,我的水平有限,毕竟是机械专业出身,虽然也自学了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但是自我感觉相较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复试的时候,害怕导师以为是跨专业报考被刷下。另一方面,计算机变成了考研的热门专业,相较于机械专业,压力大了不知一点半点。一般而言,计算机的分数要比机械高几十分。我还是打算求稳,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本专业,但是在学校选择时,选择了一些计算机院校,例如北邮、电子科大、西电等。其实北邮的机械我是比较推荐的,一方面是北邮的互联网环境,在北邮转码农太适合了,几乎各个专业都与计算机有关。另一方面,北邮的机械专业比较好考,最近几年,一直都需要调剂,相较于其他学校更加稳妥。而且据了解,北邮的就业也不错,会有一些机械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互联网大厂。(当然,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还是没有选择北邮,确实感觉挺可惜的,北邮就是我的梦。但是还是选择了一个与计算机相关较大的研究所,我现在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虽然名字里有机械,但是从事的都与机械没有关系,导师大部分从事图像、控制、电子、软件等方向)

研究生生活


进入研究所,开启三年生活。第一年主要是上课,可以不用去实验室。选择的课程大多是图像和控制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相较于本科,感觉专业课的难度提高了很多,上课听不懂,只能回去慢慢看书来理解体会。研究生期间的课程还不算太满,日常还是时间挺多的。而且研究所比较小,宿舍、食堂和教学楼之间都很近,剩下了很多路途的时间。在没课的时候,又得重拾起计算机的书去读。有的人喜欢去看视频,有的人喜欢去看书我感觉这两个各有优缺点。看视频更容易接受,通过老师的讲解,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视频并不会这么细致,很多东西是无法讲到的。看书所获取的知识更加全面,但是有时候会难以理解知识点。所以我建议两者结合,可以先自己看书,了解大概,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后看视频,同时做好笔记。毕竟很多知识都很繁杂,学过的东西也是很容易忘记的,可以把一些重要或细节部分记在笔记本上,方便自己以后查阅回忆。

我的生活还在继续……

如果大家对考研或者转行有什么问题,可以讨论留言,我会尽全力去帮助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