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第48篇,我和《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书是我最先阅读的教育类书籍,《爱心与教育》却是一直想看而没有看的书。昨天晚上开始看,就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说到这本书,还有一个小插曲。昨天晚自习,我带着这本书走进教室。把书放在讲台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下作业,我就开始看起来。忽然,坐在讲台前面的一个男生说,“老师,这本书我也有,还是李老师签名的。”

我很好奇,“你家长是教师吗?”我反问。

他说不是。

我问:“那你们家长对教育很感兴趣吗?”

他说:“那也不是,其实李镇西老师是我妈的亲戚。”

我觉得这家伙应该是在欺骗我,我们是河南的,和四川的李镇西老师有亲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他又没有必要欺骗我。于是,我将信将疑的问:“你妈是哪里人?”

他回答,四川!

这下,我开始相信了。我感慨,原来李老师离我这么近,又离我这么远!

前年,我们学校的宿管丁主任给我说过一个问题。他说“你们班的学生看起来是很怕你的,但这只是敬畏,而不是敬重。”当时,我还不是很清楚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昨晚,看到李老师说“教师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让我联系到前些天我给学生们说的一席话。

不知道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种看到我出现就往教室跑的习惯,有时候是刚下课,走廊里的同学正在那里聊天,看到我的身影,就扭头进入教室。有时候,我吃过午饭回到学校,正在操场上打球的男同学就像一直被野兽追逐的兔子一样狂奔,似乎被我看到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我有那么可怕吗?该玩的时候你们就放心的玩呗,我怎么会去制止你们?整天坐在教室里,好不容易出来透透气,我为什么要撵你们进去?所以,从今往后,除非我要求你们,否则,不允许再出现看到我就狂奔的现象。

以上这段话,尽管我说的很随意,学生们也笑的很开心,但我的心却是沉重的。经过昨天夜里的深思,我才发觉,敬畏和敬重之间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关爱!就像咖啡少了糖一般给人的感觉——苦涩!前段时间,我还写了篇文章《是我离学生远了,还是他们不愿走近我?》。现在我才发觉,对这届学生我缺少了很多必要的关爱。这一学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我还没有找过一些学生谈过话,根本就没有什么了解,于是,就谈不上什么关爱,更谈不上什么因材施教了。我才发现,我的工作存在这么严重的错误!

去年和我一个大学同学聊天,从督促学生们学习这一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他带的班要比我成功。当我向他取经的时候,他告诉我“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产生一种不认真学习就对不起班主任的感受”。当时,我还大惑不解。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李老师所说的“爱心与教育”!

非常遗憾,上班六年才看到这本书;又非常庆幸,我还是看到了这本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知道,今后李镇西老师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