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你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去你家。”外甥女软软糯糯的声音,真的让人无法拒绝。
几天前,我正准备看书,但她却希望我陪着她。权衡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一气之下把她送回了家。
关关难过,关关都能过去。
送走她后,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做事的速度和效率都提升了。啃书、分析,思路格外清晰。
哇,这种感觉真好!
半天的效率顶得上一天,我的学习状态棒极了!
夜深人静时,云层把月亮揉成星星的模样,不断变幻着形状。月亮的“手指”轻轻划过云的额头,露出半边脸,慢悠悠地在夜空中游走。
可渐渐地,内心的歉意一点点涌上心头。小妹希望孩子的假期能有所收获,想培养她的好习惯,却又没有时间陪伴。面包和梦想之间,总被现实的距离隔开。
有人愿意帮忙带孩子,这不仅是母亲在世时爱的延续,也是姐妹间的情谊。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我没有义务照顾孩子,有的只是情分。
也许是因为爱得还不够深,情分还不够浓,所以我才狠心把孩子送回去。尤其是她走进电梯时,满眼期待地对我说:“大姨,你看书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玩,不会打扰你,你别送我回家,好吗?我一定听话,不给你添麻烦,我保证。”
“不行。”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情绪左右了。只顾着想看书、钻研问题,完全沉浸其中,后来才发现自己的自私和冷漠。
“哼,我知道,你就是不想见我,不想管我,不想让我在你家待着!”小家伙伸手按下电梯按钮,电梯门缓缓合上,我看见她愤怒中夹杂着委屈的眼神。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还是这么做了。
也许,这样做是对自己负责,是过自己的心坎。
在我和她的天平上,我选择了自己,想对自己负责。
身边的人看出了我的心思:“发个微信看看明天来不来?”
我有些犹豫地发出了邀请,但没有收到回应。
“如果明天不来,那你可就真有点尴尬了!”
第二天一早,比平时稍微早了一些,熟悉的车声就在街道上响起。
“来了!”爱人喊我。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大姨,你有空陪我玩不?我今天会乖乖学习,听你话,好不好嘛?”
小姑娘双手环抱住我的胳膊,娇声说道。
“别抱着我,天挺热的。”
“不嘛,人家想你啦~大姨,你学完了没?都学会了不?”
人到中年,一心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被小姑娘这么一问,我突然有种被宠爱和治愈的感觉。
关心他人,真心表达爱与喜欢,坦诚说出心里话,这不正是我一直渴望和追求的吗?
我们总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却又习惯遵循别人的标准。小孩子那种纯粹的天真、简单的快乐,不夹杂任何欲望,只做自己,这对成年人来说是很好的启发。
从每件事里学习,总会有所收获。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成长,把世界观转化为看待事物的视角,把价值观变成思考方式,把人生观落实到具体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直到遇见那个令自己满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