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 什么是科学
姓名:张波; 学号:22021211233;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嵌牛导读】 最近舍友一门叫科学精神与道德的课布置了课程作业,写一篇关于什么是《什么是科学》的读后感,偶尔看到后觉得十分有趣,遂浅读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嵌牛鼻子】科学 希腊 理性
【嵌牛提问】你认为什么是科学?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
1、国人对科学的三大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科、技不分。当我们问什么是科学?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是科技;当问什么是科技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什么是技术。总的来说,我们似乎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科学。既然我们不懂什么是科学,我们又如何做好科学了。
第二个误解是对科学赋予过强的功利色彩。比如救国救民、治国安邦。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往往做事情、做学问的主观功利思想太强,也就是说做什么事不够纯粹。
第三个误解是过分强调字面的“分科”意思。我们常常说,科学乃分科之学。
这三种误解从何而来?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科学的因素。二是国人学习近代西方科学的时候,追求的是立竿见影、浅尝辄止,而不是寻根溯源、刨根问底。
2、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完整的科学体系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作者从科学史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与自由精神和基督教文化紧密相关的特殊现象。这样一来,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关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的科学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满足了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就是欧几里得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而这个逻辑体系是以几何为载体的;第二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学会了通过实验去找寻原因的方法。
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如今近代科学推崇的演绎逻辑,人们大多运用演绎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够导电便是典型的演绎逻辑。而第二个方面就是归纳逻辑,人们可以对商品进行一部分的质检,进而通过概率得出整个商品的合格率。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相辅相成,他们共同武装了人们的头脑,而这两种基本的素质也是近代科学形成的前提。但是,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是归纳法,却缺少推演法,只考虑的问题的实用性,不注重概念。推演法与归纳法作为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缺少了推演法的中国古代自然无法衍生出真正的科学。
到这里,联想到近年来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网上如火如荼地争论,似乎是一场鸡鸭之争。推崇中医与认为中医反科学两大阵营似乎用的是两套话语体系。双方都枚举了无数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却没有对 “科学”这个概念正本清源。如果没有界定清楚“科学”的边界,双方的争论实质上不在统一的逻辑层面上,当然谁也就说服不了谁,甚至连辩论碰撞的启发和灵感都不可得。这一案例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人的思维不注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