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70年代

一条大河,波浪宽……听到这首老歌,思绪不由得悠悠的起伏。

生于70年代,那时候街上的广播已经开始了泉水叮咚的曲子,《小花》、《少林寺》风靡一时,市集上到处是穿着的确良、剪着波浪发或者梳着大辫子的人们。

只记得,小时候在妈妈工作的地方看星期天赶集的乡亲,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车过尘起。苗族的年轻人,穿着蜡染,拎着田里刚收获的农产品,布依族的大爷,手提烟杆,拥挤在人群里。

还记得,当时的大饭店是县里最热闹最高的建筑,斜对面是三层的百货大楼。小时候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妈妈在楼房里出出进进,大饭店的二楼,面对五峰山,视野开阔。没事妈妈就拉个凳子,让我蹲在窗前看外面的风景。

每到星期天,我最喜欢晒着太阳,看着楼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大道上车来车往,闻着街上小摊子上卖的小吃香味,听着商贩们的吆喝。

“叮叮糖,叮叮糖。”这是小孩子们最爱吃的一种食品,甜甜的,不粘牙,三分钱还是五分钱就能吃上一块。

妈妈的工作就是在旅社里登记住客,打扫房间,白班夜班经常的忙碌。

我喜欢伴着妈妈看她在仔细的缝被子,喜欢在屋顶的大露台看风里飘扬的大床单,喜欢在寒夜里守着温暖的铁炉子听大人们聊天。

说到那个大露台,每到阳光出來的日子,都能看到妈妈洗上几十床的被单。五色缤纷的被单,还散发着阵阵的清香。大大的白白的床单,在风里一起一落,晾晒的绳子也轻轻摇晃,好像妈妈小时候在晃动着摇篮。

寒夜的铁炉旁,是大婶孃孃们忙碌后唠家常,孩子们打瞌睡的好地方。那时的冬天,外面经常是细雨霏霏,屋里一团炉火闪烁,大人小孩的心身都是温暖的。

记忆里的70年代,仿佛已经远去在那岁月的长河里,人颜都已经沧桑改变,不变的是久违的乡情。突然的,敲下了这段短短的文字,是想唤起童年的记忆,一层一层的,剥蚀着岁月的斑驳。

人到中年,总是喜欢在忙碌后沉思,总是喜欢在不经意时候想起,总是在闲暇时候恍然,哎呀,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过往的一幕幕,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社会在进步,街边的景致也一直在变化,却改变不了孩提时光的童心。如今,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她小小的心灵里,也许是虎踞关老屋子阿姨的陪伴,也许是南师大草坪上的欢乐,也许是……

希望孩子的童年象我那时候一样是快乐的,哪怕记忆有些苍白,也要去追寻,不为什么,只是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

风,轻轻的吹着,繁忙是这晨间最美好的东西,劳作是快乐的。不远处,学校的广播声又再响起,心生平静,追忆那如水的年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见,英雄 他曾经是个英雄,不知道他口中的那票兄第,有多少人真心觉得他是英雄。不过,可以 确定的是,至少在一个人的...
    冬夕阅读 4,415评论 0 8
  • 我的朋友常问我 喜欢一个人十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回了一句特诗意的话 “他无一字告白我却句句我愿意” 如果那...
    YE冫阅读 7,284评论 1 1
  • 2016过去了,不能免俗的想要写个总结,也许因为这一年发生的事儿太多,多到我有点措手不及,所以在忘记之前,想要以文...
    好梦不遥远阅读 1,657评论 2 1
  •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是一种雅量,是一种修养和美德!当我们为别人做...
    风吹过来你的样子阅读 3,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