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19,提着行李,带着一种久未出远门的忐忑与兴奋,去奔赴一场从网络中走出来的“约会”,一场与甘肃平凉的约会,一场与和兑之吉诵友的“约会”,一场与崆峒山的“诵读之道”有关的约会。
我是一个浪漫的人,爱写诗也爱读诗;但也曾经因受挫的沮丧因公利的欲求因世俗的嘲讽而讨厌站在台上读诗,觉得,站在那里就是受人摆布的棋子、陪衬别人的点缀。所以,暗暗地喜欢,只读给自己听,读给自己的心,读给自己情,读给自己的每一寸疲惫,读给自己的每一丈失落,读给自己留着泪的求索。
喜欢读诗是一个人的事情,不为舞台上的虚荣,也不为舞台下的掌声,只为给自己的心找一个闺蜜,记录下每一分每一秒里的欢喜与泪落。
可是,当随着和兑的洪流走进和兑,爱上和兑的时候,突然间发现站在台上享受音乐视频与自己的声音和谐融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音乐缓缓而起,一柱光洒在身上如轻柔的迷雾,低声倾诉,像对着自己的心,诉说自己过往里凄迷的故事;又像跟观众一起,看着自己把深沉的历史翻起;还像跟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絮絮叨叨的聊聊生活,感受其中或淡或浓的情意。而你随着音乐漂浮其间,像失意落寞的一瓣花,像飘逸洒脱泛舟江上的一名隐者或是悲愤痴情的巾帼,抑或是还像娇嗔着喊妈妈的邻家女孩儿,或是寻觅记录生活真情的温柔的妇人。那一刻,你不是你,你是跳荡的音符,你是柔和的画图,你是历史鼓荡起来的风,你是生活中柔软细密的雨。
朗诵啊,多么完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将声、乐、画浑然的编织在一起,给人无限遐想,让人重回史记,激起人层层情感的涟漪,带给人无限期许……
《下次的约会》讲述着一个女孩儿与男友的痴情相约,独白朗诵中弥漫的是忧伤,话外音中有深情款款地回应、轮诵中是对情爱的痴恋与追随,啊,声音中传递出对美好情感的坚守,让人感动。
《乌骓别霸王》中的虞姬痴痴地爱恋霸王,但乌骓马作为与霸王朝夕相处的座骑或许更爱霸王。作品用拟人的独白手法赋予乌骓以气韵、灵性、节操。它记挂着黎民的忧伤,饱含着对霸王的规劝,还有然决然别离那一刻的黯然,都像跌落进声音里被裹挟而出。这声音时而像是潺潺的小溪,时而像岩下的滴漏,时而又像是奔涌的暗泉,时而像咆哮的山洪,百转千回,深沉哀远,打湿了飘在历史时空的日历。
翻开《继母的账本》,泪落千行的愧悔里,有令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智慧的后母用严厉与苛刻装扮了自己,擦上狠心的妆粉,带上无情的面具,禁锢起柔软的爱心,收起了慈爱的泪滴,把一腔惆怅深深埋在了心底,这伟大的母爱啊,通过倔强而憎恨的语气、真实而有画面感的叙述、短促而有力量的对白、微妙而传神的一丝笑意、悲怆而愧怍的长叹与泣语,这声音是那么有层次的立体,真实而朴质、丰富而细腻、跳跃又细腻地传递出了母爱这一平淡却又永恒的话题。哀而不过、伤而凄美,这样的艺术怎能不比苍白无力地说教、絮絮叨叨的声讨、道德理论的批判呢?
就在这个简约而大气的平凉广电大厅里,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
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歌剧话剧还有音乐剧,为什么举国上下就没有专门而权威的朗诵团体,像歌舞团、话剧团一样独立出来,完成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的使命呢?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开始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诵的要求,可为什么到了大学毕业,能达到这样要求的人寥寥无几?从每一次道德宣传的文件开启,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就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表演,有几个是当做道德渗透教化育人的固定基地?一期开启“美丽的春天”,一期“学习雷锋”的宣传,一期“林徽因诗词”的专场,一期“高扬五四精神的风帆”;或者系统地安排“名人现代诗系列”、“革命的一页”、“文言海波”、“小说讲述”等等,这样的话,何愁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艺术不传扬真善美,不传承文化,不传袭文明,美德又何以不彰显不相融呢?
写在书里的文字是美的,她美得优雅而安静;活在诵读里的声音是美的,她美得饱满而丰盈;和兑之吉的每一个人都是美的,他们美得艺术美得洒脱美得无所求美得像一副古朴的卷轴,高挂在浪漫而诗意的天空。
这一次,来到甘肃平凉,走进和兑之吉的洪流,我才又再次爱上了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