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前置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也正体现了优质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将教师教的起点和着力点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
二、研究的内容
1.通过对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方法。相关问题的研究,提炼出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前置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2.通过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对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研究前置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对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引导教师树立大教学观,使课堂与生活、社会相联系,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网络。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2.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数学并不是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他的,而是他本人主动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认知结构进行的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任何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一样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而是带着他“独特的数学现实”开始新的学习。前置性学习是一种主体积极的活动,其价值在于使学生在个体主动思维活动中首先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然后经过课堂学习将经历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
3.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前备知识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前置性策略研究就是要通过学生课前的观察发现、生活探究、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等多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体现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怎样编制前置性小研究
基本要求——简单、根本、开放
简单。研究的问题要简单,体现为好学而设计,至少有70%的内容学生可以完成。
根本。抓住知识的根本,围绕知识的生长点以及重点内容设置学习过程。
开放。研究的问题要开放,达到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编制方法:
首先要抓住根本。根本来自教材(教科书),研究教材,理清知识线索。
然后制定出简单的问题。找到知识线索的线头,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看学生学习这一知识已经具备的基础,从而制定出使学生“好学”的问题。
五、前置性小研究的特点
与学案不同
与创设情境不同
与前提测评不同
与自学提纲不同
旨在引发本节课的学习问题,通过对“前置性小研究”的研究,引发本节课的学习。(简而言之)
August 1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