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莲老师

称莲老师微课总结:

1.孩子对电子产品成瘾问题背后的内在渴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中,我们作为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模式是什么样的相处,我们对于孩子这个个体是否做到了看见他个体的存在,对孩子的尊重是否是发自内心的去尊重。面对手机的存在,我们做家长的是怎么做的。贝曼老师,他在微课里头提出了一个目前存在的现象,他说,他曾经看过一个研究,就是孩子们来担心父母成瘾,其实当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停的看电脑或者看手机的时候,孩子内心体验到的是自己不被关注,不被重视的感觉,所以那个担心还是比较外层的,另一个感受在孩子内心深处他们渴望陪伴,关注和重视的这个心理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作为父母,我们觉察自己是否能给孩子那个心理营养的养育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将焦点去关注我们的内在,我们迷恋手机的背后是为了什么,将家长自身的问题进行探索,成为一个稳定的家长去给予孩子渴望的部分。

2.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和世界连结的方式,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用敷衍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倾听是和孩子建立关系的很重要环节。孩子被懂得,他内在的价值感会得到提升,生命的意义是值得存在。

3.幸福的意义:当一个人可以为别人为世界做点什么,他就会体验到价值和幸福感,你会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那如果他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它可以贡献自己。那么它就会更加注重实际,而不会在虚拟的世界里会花太多的时间,另外一点,就是我们要建立孩子的高至尊。所谓的高自尊的就是人可以体验到自己很棒,自己很有力量等等,这样子的感觉。每个孩子都需要这种感觉,就是每一个孩子,他其实都是需要感觉到我自己是很棒的,我自己是很有力量的,等等这样子的感觉。

4.温和而坚定的守住界限:结合习惯的培养呢,我们还要给孩子设立界限,比如我们规定周一到周五不玩儿手机和电脑,周六和周日玩儿多长时间,从小要给孩子养成习惯,孩子大一点后就会好,要给孩子养成习惯实际上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何执行温和而坚定,家长的一致性的稳定很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一次对女儿大吼起来!原因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她1个小时写了50个字不到!我特别焦虑,因而怒火冲天!之后还不解气,我...
    明如7262阅读 92评论 0 0
  • 用手拱鼻子,做小猪,身体5个部位代表了5只小猪,双手,脑袋,双脚。 This a little pig went ...
    水默_Daisy阅读 3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