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1:今日审核液氮罐合同,下午签字,采购部员工A看后提出一点异议,我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合同上的写法会产生争议,而自己先入为主,却没有注意——想想之前还反感对方多事。
情境2:中午开会后,计量室主任对新购的硬度计提出质疑,自己乍听之下有些反感,暗想“真是多事,直接按要求买不就好了”。但耐着性子听完后,发现对方所说确实是我没注意的。尽管后来核实都没问题,但这个过程是正确的。
情境3:员工徐某坚持正确的意见,认为某工件加工尺寸不对,我们却认为他多事,对他态度还不好,等查核图纸后才发现是他对了。
这三件事,再次反映了“我执”的影响:明明对方是好意,是帮助自己,但我的第一反应却是“对方多事,对方在忤逆我、冒犯我的权威”,很多误会、争执就由此产生。人们往往过于自我,一旦持有了某种观点,就会捍卫它,不允许他人质疑,这既是“禀赋效应”的一种,也是认知吝啬鬼中“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的表现——已经持有的观点就不想再费力去检验,而依靠系统1或感性直接反应——激动的维护自己的观点。
这种激动,源于感到自己的尊严被冒犯,其实是把观点等同于自己——这显然不是事实。任何外在——无论成绩、身份、地位、荣誉——都不等于我们自己。真正的聪明人“没有”自尊,因为他知道不应坚持错误的观念,而要保持心智的开放,不断地修正、提高自己。因此,当感觉被冒犯,一定告诉自己“等一等”,等对方说完或再想一想。
而转换角度,当我们出于责任或关心,想指出对方的错误或不足,有没有考虑过对方会感觉被冒犯呢?我们会不会因为对方的“不知好歹”而伤心、愤怒呢?这其实也是“我执”的表现,我们的所谓责任或关心,出发点仍是自己——这么说似乎让人难以接受。但很多时候,我们正是打着“责任”或“关心”的旗号,坦然地行使着伤害对方的“权力”。
因为感觉自己有了理由,就不必再考虑对方的感受,或者默认对方必须接受或感激我的行为。然而,先不说你的看法是否一定正确,即便真的正确,凭什么对方就一定无条件接受呢?能理性思考的人只是少数,人能理性思考的时间也只是少数。人类进化到今日,还是以爬行动物的用脑方式为主,即优先使用眼睛等感觉器官。即便人们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刺耳的言论面前还是很难保持理性,会不自觉地调动情绪去反击。因此,就算你的意见绝对正确、你确实是为对方好,也要注意方法、时机——可惜这同样要耗费脑力,没有几个人愿意一直这么做。
仔细想想,人类的很多问题都是沟通不畅引起,而这种沟通不畅与人脑的进化不完全有很大关系。识别这个道理不是让我们心安理得或毫无反抗的接受,而是以此警醒自己、注意主动用脑,同时开放心怀,懂得原谅、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