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1、在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面对年幼的孩子却丧失了基本的同理心,无意识地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角色上,让“规矩”变成“统治”,让“建议”变成“命令”,让“教育”变成“刁难”。
在这一点上我身有感触。在教育老大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坎坷,到小二,我在慢慢改变我的育儿观。
2、太早给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限制太多,使孩子大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
我原来一直认为,不应该给孩子看电视,宁愿一辈子不看都行。我原来一直认为,上幼儿园不能迟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克服。我原来一直认为,跟孩子承诺的任何事情,就应该做到!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不应该对孩子说谎。经历了这几年,我发现,不可以这样刻板。天底下没有什么是必须去做,必须去完成的。
3、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并没有给你许下什么诺言。他的诺言都是你给孩子下达的“命令”,并不是孩子以自愿为原则许下的诺言。孩子对你的“命令”哪敢不领受啊!尤其是玩游戏,如果不遵守你下达的“命令”,他甚至连半小时也玩不成。所以孩子只好以“诺言”来换取权利,把诺言当作权宜之计,能管多少用管多少用,所以每到“执行”的时候,“诺言”的执行力度就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做到真正的平等!尊重!才能换来孩子真正的独立成长。
4、如何面对孩子,是检验成人内心是否柔软、是否真有爱心的试金石。无论你在外面多么为人称道,那不是真实的你,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最显露你的真实面貌。你能够改善孩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强势,中止控制。你变弱些,孩子就开始强大;你不膨胀,孩子的世界就宽敞;你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其实你们都不知道,你这个唯一的“救星”,正是他幸福和快乐的剥夺者。你日复一日、一斤一两地消减着孩子的内在精神力量,
在我教书的这几年中,见到了太多这样优秀且强势的母亲,活生生把自己的孩子给毁了。
5、孩子不愿意参加爷爷的生日聚会,原因居然是害羞,为此大哭,而你“讲道理”,然后“强行带走”。孩子作为弱者,她的眼泪和痛苦在你这里只能换来一番“道理”,却丝毫不能打动你的心,所以当你发现道理不能说服孩子时,就心安理得地“暴力执法”。你胜利了,孩子一直不开心,这样的事例想必在你的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精神是被压抑的,无法健康舒展。他会失去自我,要么自卑、内向、胆怯——比如你的孩子,去爷爷家都会因为“害羞”而不愿意去;要么强力逆反,真的去违法乱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和谐美好的家庭从来不需要“法官”。
任何关系中,只要有强权就有伤害,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