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决疑品》
(二)行直何用修禅
“行直何用修禅”这句话有强烈的针对性。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在达摩弘扬祖师禅之前,流行的禅法为禅数之学,主要是通过数息观、六妙门等反复训练,让心停留在定的状态。而达摩祖师倡导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我们直接看到心是什么样的。心是无相的,不离万法而本自具足。修行不是要把真心修出来,因为真心本来就无所得,本来就不假造作,不仅修不出来,即使你想改变它都不可能。如果真心可以造作的话,就不是“真”的,也就不可靠了。我们需要修的,是去除现有的烦恼杂染、是非颠倒,然后观察背后那个不动的真心。
一切能够动摇的都是客尘烦恼,像客人一样,来了终归要离开,而主人才是不会走的,是不动摇的。当你看到这一点,行为自然平直和顺。对外不伤害他人,没有谄曲;对内不欺骗自己,没有委曲。如果你的身口意三业不再扭曲颠倒,那就不需要再修什么禅,不需要盘起腿打坐,而是该吃饭就吃饭,该做事就做事。在做的过程中,对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心里清清楚楚。只有在心太乱的状况下,才需要借助一个禅修方法进行训练和调整。
如果你看到真心,整个生活就是禅。大乘佛法确实很了不起!真正见性的人,言语举止、行住坐卧,无不透露着洒脱自在。因为他整个身心一尘不染,说什么都是清净的,让人欢喜的,做什么都是调柔的,让人受益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