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齐老师说晒一下我的公众号收益,小号毛毛雨,大号四十多,同是一个人,你看一个号毛毛雨,有个号下点雨就成瀑布了,总收入上四位数,齐老师说牛,头条有人说我大神.....其实下降了,我上个月写了五千多。
我的天啦!我这样叫牛,就当大神了?其实我认识好多人他们轻松月入过万。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我达到收益四位数这个级别时,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还很多不会,需要学习,牛什么呀?其实我写起文章来也会发愁,天天不知道写什么?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
如果写散文,诗歌,我一点不会,很多文体不会。
其实每个人文章都比我写得好,我只是对王室比较熟。抓到一点红利流量而已。
但是对于写作小白来说那时候我们看到别人上了三位数收益也羡慕得不得了。记得刚刚开始头条变现了一分钱就高兴了一整天,孩子的似的,开心就来得这么容易。
每个人写作都有一个过程和自己短板,发扬自己的长处地方就好了,希望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写作。把好的发扬把自己的短板改掉。
比如我不太爱看书,这导致我的文化底蕴不够,思维短路,这一点是我写作致命要害,今后我一定要改掉,一定要多读书,记得齐老师说过,没有一个聪明的人不爱读书的。
写作充电不足才感知读书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功。多看点书素材也会多些,思维也广了,文化底蕴也慢慢会跟着深了,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不过看书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它相当于我们脑袋智慧插件,你根据自己时间合理安排吧!看一下总比不看的好。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是三玥书写作友友推荐的,她特别爱看书,我非常崇拜她。
自从看了那本书我思路好像一下子就打开了,在简书也可写得洋洋洒洒了。
其实只是会在简书写上八百字的思路文章,洋洋洒洒也谈不上,其实我读小学时候写作文就很好,老师经常拿来班上读给同学们听,那时候我对写作就很感兴趣。
可是初中了老师也没什么布置作文了,自己也就不写不练,偶尔会写一下日记。高中就更别提了等于不写了,没有什么老师去引导阅读写作。
但是高中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当场要来个作文比赛写一个物品,好多人盯着桌子发呆,说写什么呀?有人说写笔盒,橡皮擦,圆珠笔,我写了一篇巜音乐盒》。
《音乐盒》是小明送给我的留念礼物,他后来转学了,《音乐盒》里面藏有一张他亲手写的纸条当时没有发现,很多年才发现,错过了一些什么?带点故事性的文章,结果得了全校作文比赛第二名,我当时高兴得很,感觉自己对写作是有点天赋的,平时学习虽差,但作文还行。
出来工作的这十来二十年因为各种原因我把书本完全抛开了,天赋有鬼用,当我想用自己特长谋生,注册了头条号想通过写作变现,但是突然发现写不出来了,天赋失灵了,脑子生锈了,你还相信天赋这两字吗?
记得刚刚接触新媒体写作时候,我连八百字都写不出来。天天在头条发一段像朋友圈的说说一样,哪像文章?我好不容易写上一段几百个字的文章,错别字还一大堆。
我记得我那时候我刚写简书时候,错别字很多,天然农场和小辨儿、雪域芨芨草还专门帮我修改错字,修改多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感觉他们写的文章这么好,语句优美,文字又严谨,相比自己的文章,自己文章像鬼一样,拿不上台面。
错字这么多,我暗暗下决心以后要认真对待了,别总那么急,每次一写完就急匆匆发上去的看也不看,也许很多小白也是像我这样子的,因为急性子人很想急着表达,我写完了,哈哈!
今年我写众号收益突然一天收益有个几十,几百,非常地激动和高兴,仿佛要想和全世界人分享一样。
我那时候问天然农场你一天写作收益都上千了,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淡定?为什么不晒收益啊?他不停地告诉我要低调低调,当时很不明白。
其实群里晒晒收益很好,可以激励很多后来人努力写作会看到结果。但是一坦晒错了人也很危险。群里几百号人你分不清是敌是友。其实要晒收益也可以,把自己账户号打上马赛克。
之前我不懂,后来我账号限流、或有投诉之说就慢慢懂低调这两字了。平时爱分享热情帮助人的我,也渐渐变冷淡沉默了。
我选择了独自一人写作,而不是一群人,一开始是一群人,现在突然变成一个人,无法分享自己的喜悦与悲伤,一开始很不习惯,久而久之就喜欢上了这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写作,安安静静的日子。
没有了往日的各种聊天,资询,干扰,挺好!就喜欢这种安安静静的日子,不受他人干扰,一切按步就班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突然才发现时间很宝贵……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看多几本书,多做几个账号,多写几篇文章,多点收益。不想再浪费在无用的社交里。
写作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必须有一个沉淀的过程,坚持写,大胆地写你就成功一半了。我的写作心得希望给新来的写作小伙伴有点点启发,能帮助到大家是我最大开心的事情。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写作左手月亮右手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