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堪直视,孤独才是唯一的真相。”
——马洛伊·山多尔
“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在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在等一个人,他不会告诉你任何线索,即使你自己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也没用。他沉默,做事密不透风,待你无微不至,每天陪你说话、吃饭、看泡沫剧,关心你,把自己最好的都给你……可是你就是感觉他不完全属于你,他心里有一块地方你从没有去过,就算不设防。在你找到武器以为将要攻破他的时候,他更沉默了。你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在你陪着他的时候,他最寂寞孤独。”
小说围绕四位当事人的回忆讲述了两段失败的婚姻:男主角彼得是一个理性的精神贵族,出生优越,但他既不像平常纨绔子弟那般放浪不羁,也不想和其他自视甚高的上层阶级那样洋洋得意,游离名利圈。
他总在观察外界,想挣脱阶级束缚,想寻找生活的意义、爱情的意义、孤独的意义,想证明没有父亲的光环他也可以支撑起他的理想主义!
可问题是他又不完全是个真正的艺术家性格,半推半就还是得承认阶级身份实实在在为他提供了选择的权利:接受并娶了第一任妻子,接管父亲的工厂,遵从贵族式生活方式,有条不紊地读书看报——即使有些很无聊也对他没多大用处
他真的在心底里完全接受了现实吗?事实上他的身上任然充满怀疑、审慎,不向外部世界妥协的念头。这样的人注定是痛苦的,他谈文学,家里摆满巴赫的作品,履行对母亲和第一任妻子伊伦卡的义务责任,但谁也进入不了他的精神世界。
终于,儿子去世,大病一场,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决心去追寻初恋情人也是青年时期的家庭女仆尤迪特。冲破了这层束缚,这该死的阶级划分,彼得和尤迪特逃离了现有的亲戚朋友社交,享受了短暂的罗曼蒂爱情。
不久,理想和现实的博弈,婚姻与生活的真相,以另一种方式再次被残忍地破解开来。没有人是百分百完美的,平平淡淡、真真假假才是主旋律。尤迪特来自社会最底层,她无时无刻都在渴望、接近、羡慕上流社会,她要的不过是一种虚荣的爱,结婚后大把挥霍彼得的财务,买最知名的香水、包包,能够辨别什么是豪车坏车,这个被彼得一度视为与精神世界的解脱和追求的女人原来也无法完全走进他的灵魂深处,小说里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追逐着。
不得不承认,彼得是失败的。(用普世价值观看是)起码不怎么成功,他的第一任妻子奋不顾身的爱过他,第二任妻子任劳任怨学习上流社会礼仪,最后得到了名利。而他,至始至终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理解,获得(感觉就是一种虚无之虚无)颇为讽刺的是最后他竟沦落到低级市民中,坐地铁,去低价酒吧。
彼得也曾尝试去战胜内心深处抗拒的力量,战胜傲慢、恐惧、伤害、怀疑,可是心魔难除,执念太深,因着家境的优越,他不允许感情上存在一丁点缺憾,这个人物太理智太抽离了近乎可怕(果然难得糊涂啊)
也许这篇小说更启迪了我们得不到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满足了这个欲求马上就有其它欲求,沉浸和脱离都要适度(不然容易抑郁呀感觉)“无所求必满载而归”
部分摘录:
&我们家总是安静的,我也很早就适应了这种安静和沉默。话多之人,总在试图隐瞒什么;沉默之人,心里肯定坚信着什么。
&有一天,人会知道,他经受不住什么。你要是需要麻醉剂,那就花钱去买,就这么简单。对此,人们会说:“你不是英雄。”我回答说:“有可能我不是英雄,但我也不是胆小鬼,我有勇气以我自己的激情活下去。”
&思念一个人,是最为可悲的一种感觉,是你环顾四周仍想不明白的一种感觉。你会伸出一只犹豫的手去找寻一杯水、一本书,你生活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物品、人、那些业已习惯的作息时间、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都没发生任何变化。只是你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
&爱情,如果是真爱,永远都是致命的。我的意思是说,真爱的目的不是幸福,不是田园诗般的浪漫,不是在盛开的椴树下,在透过树冠隐约可见的点着温柔灯光的走廊上,在沐浴着微醺灯光、散发着惬意香气的家门前手牵手的漫步……这是生活,但不是爱情。爱是一道燃烧得更加颓丧、也更加危险的火焰。
&应该知道,理智其实一钱不值,因为本能更加强大。愤怒比理性更有力量。当人掌握了愤怒的技术,就不会拿正眼看理智。尤其在这种时候,愤怒和技术开始野蛮地舞蹈。
&他们天生如此。因为他们总是远距离地审视一切,长时间地观察,因此他们从未真正平静过,只有每时每刻活在当下的人才是真正平静的。就像无神论者不信奉上帝,所以不会对死亡感到畏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