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
清晨,细雨飘洒。路上行人匆匆,大多拎着硕大的黑色塑料袋,边角还露出一些明艳的花瓣。他们是要上坟去,他们是要去和亲人诉说衷肠去。真是一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景象。
在这清明节的早晨,我想念我的母亲,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
母亲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劳动妇女,是一位勤劳坚韧的传统女性,是一位慈爱温暖的伟大母亲。
(一)幸福快乐的童年
母亲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母亲常对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情。
母亲的姥姥家很有钱,母亲的舅舅有几房姨太太,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姨太太想要趁乱逃跑,被母亲的舅舅抓回来,吊到房梁上打。那个姨太太惨叫不绝。姥姥那时候年纪还小,就跑去找姥姥的父亲,大声求救:“快让舅舅住手,要打死小舅妈啦!”姥姥的父亲大声斥骂:“往死里打,让她跑!”母亲常对我说:“以前的家具真好,做工精致,是现在的家具没有办法比的。站在院子里,看着屋里的家具,能映出人的影子来。”
从母亲的话里,我能感觉到母亲小时候的优渥生活。
据我所知,姥爷家也很富有。小时候,我常常和母亲聊天,,每次当我看书看到地主如何剥削贫农的时候,我就对母亲说:“你看地主真坏,穷人种了地,辛辛苦苦,自己也落不下多少。把粮食都给了地主。”母亲反驳:“哪里是都给了地主,你姥爷家的长工有钱的,自己都有买了地了呢。他们一无所有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地主给他们地,他们吃什么?再说,那是地主的地,人家辛辛苦苦买来的,为什么不交地租?”
姥爷家有很多土地,家里的长工很多。姥爷家和长工们相处得很好,并没有教科书里常见的所谓剥削欺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姥爷家的地都没有了,生活艰难。那些长工们就半夜去给姥爷家送吃的、用的。他们很感激姥爷对他们的关照。
现在有的人把房子租出去,收房租,和那时候把地租给穷人,收地租,也差不了多少吧。如果有人把这些人的房子全收回去,那还不气死他们。真是一个时代一个样。
去年,因为国家土地规划,姥姥姥爷的坟都要拆迁。二哥过去帮忙,和表哥们收拾坟墓,抬棺材。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出了这么大的力,应该很欣慰吧。
(二)少吃没喝的青年
母亲那个年代,女人们结婚早。母亲在十六岁就嫁给了父亲。母亲常常说起:“那时候,说是结婚了,可是年龄小,人又见识少。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人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母亲结婚的时候,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母亲说,奶奶给她送的彩礼,是一大包银子。姥姥对母亲说:“这个世道,你还是把银子给了你婆婆吧。”后来,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母亲就嫁给了父亲,那才是裸婚呢。
母亲常常说起,嫁给父亲后,天天过着少吃没喝的生活,对生活最大的感觉就是“饿”。母亲常说:“你奶奶啊,总是在没有面的时候,才想着磨面。要做饭了,才发现没有面。就东家借西家借。结果,还人家东西的时候,要更多地还。你借一个,还一个,谁借你东西啊。”后来,父亲也常说起:“那时候,你爷爷不在家,我是教书,还连带着做会计,到水渠上干活。一年的工分并不少,就是不知道钱都到哪里去了。你奶奶不知道怎么过日子的。”可能是因为奶奶不会计划生活,家里总是上顿接不上下顿。
其实,奶奶出自大户人家,没有自己操持过家,自然不知道过日子的难易。母亲说起,奶奶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的钱一串一串的;家里的好吃的,总在那摆着。奶奶生了父亲,坐月子,吃鸡蛋吃得都恶心了。想来,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奶奶过着这样优裕的生活,一下子,让她自己操持一家的经济,可不是不会打理家啊!
母亲和父亲与奶奶分开过后,无论吃的好坏,总是计划安排好,不会出现借别人东西的现象。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我也养成了个习惯,凡事尽力自己做,计划好自己的生活。这也为我结婚后操持好家,打好了基础。家里在经济上,永远都不会出现寅吃卯粮、入不敷出的现象。
我们兄妹几个的生日,基本都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比如我二姐是农历六月生的,我和二哥是农历七月生的。越是热天越难做月子,母亲说:“生了你二姐后,天气热,就穿了个小褂子,窝在厨房做饭。结果着了凉,浑身疼,抓也抓不下。”我坐月子,因为总是我一个人,我抱怨很多。母亲说:“你看你,多幸福。根本不用到去院子里见风见雨,家里暖暖的,连水都是热的。”
(三)辛苦操劳的中年
母亲的中年很是操劳。
母亲有了我们兄妹几个,家里的活自然就很多。母亲常常说:“你看你们,多幸福,不用做衣服。我那时候,是种了棉花,把棉花纺成线,再把线织成布,再把布做成衣服。”母亲的确很能干。其实,在母亲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农村女人都会纺织做衣服。奶奶就不太擅长做衣服。父亲的表嫂,和母亲年龄差不多。母亲常常说起她,就说:“她不会织布,也不怎么会做衣服,都是她妈家帮她的。”母亲的话语里,全是自豪感。爷爷奶奶的寿衣都是母亲做的。爷爷对奶奶说:“你看这做的,真好。”
我家到了我的时候,家庭条件就好多了,我压根就没有见过纺织机,但我穿过母亲做的鞋。母亲做衣服的针脚细密,衣服熨帖。我家邻居,一个本家婶婶,她常对我母亲说:“嫂子,你做的鞋,针脚真好。我也想做好,但做着做着,我就急了,我就开始胡做了。”
母亲很爱干净,对卫生要求很高。母亲什么时候都把家收拾地干干净净,把孩子们收拾地利利索索。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村里人在一起吃饭。村里人各家各户都不做饭,轮流安排村里的妇女专门负责做饭。如果有上头领导下来视察,村长就点名让母亲来做饭。说母亲做的饭,干净,放心。母亲什么时候都把厨房收拾地一尘不染。母亲怕儿女们做的不干净,几乎不让我们插手厨房的事情。以至于,我都大学毕业了,也很少洗碗,更别说做饭了。我结婚后,怀孕了,都不会烧稀饭。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我们兄妹几个的家里,永远都不会邋里邋遢,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
(四)祥和安乐的晚年
母亲常说:“我的几个孩子都很出息。我也算是没有白受苦。”“我可是享了你哥哥的福啦!”
母亲的晚年大部分都是在太原度过。有一年,母亲在老家过了个年,回到太原后,对我说:“我在老家也过了几十年了,怎么才感觉到冬天是那么冷。老家有个院子很好,就是去厕所不方便。”是啊,母亲在太原,冬天暖气好,我去母亲那里,母亲就穿个薄睡衣。老家,哪里能行呢?
母亲很知足。每次,我们兄妹几个买衣服给母亲。母亲都说:“衣服这么多,哪能穿得过来呢。”等母亲去世的时候,很多衣服都几乎是新的,没怎么穿过。
母亲得了癌症,从发现到去世,不到三个月。
母亲在医院的时候,常常念叨着要回老家,感慨说:“多活两天要咋,还不是个死。”在母亲的再三要求下,我们兄妹几个把母亲送回了老家。回老家的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这真像母亲的急脾气,耐不住。
今天是清明节,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一生。以此来悼念我挚爱的母亲。
附注:我写过很多篇文章,写过很多人,很多事。但,完整地来纪念母亲的,这是第一篇。这里,所有华丽的辞藻都不需要,都用不上。我能做的,就是用质朴的文字里,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