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生依旧

没有人能阻止我们对母校厚重的怀念。那所坐落于哈埠中心城区的校园,没有绝胜宇内的风景、没有凭吊感怀的古迹,但是那不妨碍在我们心中她伟岸高大的形象。
蓝天白云,我校志存高远

有人把工大比作花园、园丁勤恳、姹紫嫣红、桃李芬芳;有人把工大比作森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生不息。我更愿意把她比作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因为想起母校,就像有了博大精深的胸怀。
张生名涛,我大学里同系小一班的同学。他是我们学校、我们学院、我们系、我们专业的骄傲,就像层出不穷的出类拔萃的校友,是工大这片大海里最绚丽的浪花,最近,他获得了代表至上荣誉的“全国创新争先奖”,并且是最年轻的一个。这份全国凤毛麟角的殊荣使我们同学激动不已。
大学里宿舍相隔不远,有幸四年听涛。小一班出学霸,在当年少年邵校的带领下曾经荣获校及以上级别的优秀班级。张涛为人随和亲切,学习为全系翘首、智商情商均数一数二。对工程技术敏锐的嗅觉、功课思维的天赋禀异、日常学习的一丝不苟、独立思考的深入独到,在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是工大“工程师的摇篮”这一美誉的最强注解。最重要的是,二十余年来,他依旧保持着当年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我们朴实无华的校训
钻研是一种美。毕业之后,同学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但是对“工匠精神”的顶礼膜拜从来不曾稍减,我们都有一颗工科学子的本心。踏入工大的校园,年少懵懂的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严谨治学精神的冲击。从“八百壮士”的美谈、到“工科学校之母”的清誉;从白发苍苍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的老教授、到发奋苦读日夜不息好学不辍的青年学子,我至今还能回忆起在哈尔滨寒冷的隆冬清晨,四围万籁俱寂,图书馆明亮而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灯光,那是超越任何鬼斧神工的美丽风景。
一夜,仿佛回到了如大海般博大而博爱的母校、重游、徜徉、感受同学们努力奋进的青春模样、母校静谧而广阔的海面上、有许许多多背着破旧的牛仔包行色匆匆的少年在冲浪、涛生依旧。我好像听到了同学们都在精诚努力的在各自的岗位上砥砺前行,张涛同学就像最亮的那盏灯塔,让我们重温朴实无华的校训、前浪后浪前赴后继,我们都是工大人,我们为此无尚骄傲和荣光。

相传一路薪火 让它照亮工大校园
写下拼搏故事 让它停留大直桥边
远方的我 还能记得你的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为你再送上美好祝愿
规格严格本是百年的校训
涛生依旧恪守当初的誓言
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当年的故事
这一路的坚持能否回馈菁菁校园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工大赋予我们的精神,和涛生领袖般二十年一日的引领,必将激励我们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努力前行。
西大直街92号,梦开始的地方。那个叫张涛的学霸依旧执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