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起的头脑里,有翅膀的暗示——
但却是外套在摆动;
在眼睛的闭合里,双臂的
和平中:纯能量在隐秘聚合。
这里是一个能飞能唱的生灵,
词语可锻打和和燃烧,
而生来的笨拙也被
天赋的韵律克服了!
早课抄了俄罗斯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自画像》。我喜欢自画像这个词语,总会让我想起站在镜子前的那一刻。无论是绘画的,还是文字的,自画像就是在审视自己,把自己剖开,从肉体到灵魂,也许剧痛,也许快乐,也许能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也许越来越糊涂迷失了自我。
早晨起来得早,觉得天气格外的好,便打定主意要出去走走,现在这个时候出行游玩的人很多,而今年外出游玩的计划已经全部完成,短期之内不应该再有远行的计划了,所以今天所说的走走就是走到南山去看看。
小时候也不经常去南山,至少初中之前去南山的次数很少,当然由于时代久远,已经记得不算太清晰了。每年的六一是要去南山的,还有上了高年级,每年的清明也要去南山祭扫烈士墓的,除此之外,便很少去南山了。那时南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去处,家长是不允许走出去那么老远的,而且那时河面上只有一架吊桥,有时桥上的木板还会被拆掉,只剩下几条钢索,不过还有别的路可走,那是绕很远的。
后来,应该是上了初中之后了,去南山的次数便多了。一是年龄大了,一是活动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修了桥了。说到的南山的桥,在我的记忆中,钢索吊桥拆除后又修了几次,现在这座桥应该是几年前才修的。路修得宽了,也直了,而且山上不仅铺了水泥路还修了四通八达的木栈道。上中学那会儿,南山基本上还是很自然很原生态的,没有那么多的建筑,路就是土路,树倒是比现在多,也比现在的高大。当然那时去南山的人也少,也许跟那时的观念有关吧。
早就听说水泥路已经修过仙人堂了,尽头是个叫4750的地方。吃过早饭,收拾停当跟太座直奔南山而去。明天就是清明了,空气中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重了,也许是走快了缘故,还没到南山大桥时,便觉穿得多了,开始冒汗了。从大桥到瞪眼岭,一路上人还是很多的,过了瞪眼岭再向前走时,便只能零零星星地看到几个远足的人了。通向仙水堂高处的路是青石板铺的,水泥路绕过仙人堂的山脚向西南延伸过去,人愈发少了,等得到了传说中的4750那个地方,便只有我和太座两个人了。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广场边上一座木亭。再向南便看到南屯基的一个小水库和水库边上的一个社会福利院了。每天都走步,但走到4750这么一个所在还真是第一次。回去并没有按原路走,走到瞪眼岭时,便岔到一条刚刚修好的水泥小路,路随山转,蜿蜒了好久才看到木栈道那个圆形的广场。这里的人便多起来了,顺着木栈道下山,人便愈多了,老人孩子也多了,春天到了,天气好了,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
晚课抄了《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抄了《论语·雍也第六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物,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抄了《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面田,德施善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了,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民,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