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道(一)

  莫家是邺镇妇孺皆知的礼乐世家。莫家的独子莫石笙更是远近扬名,无人不晓。

  莫夫人嫁到莫家十年没有动静,三十岁那一年,梦见捡到一把玉石雕琢的笙琴,并用它吹奏了一曲古音,第二月就有了身子。

  莫家早早为孩子取了名字叫玉笙,临盆之日,却有一个衣衫褴褛的疯癫老道跑到莫府前面,反复一句话:玉易碎,莫若石。玉易碎,莫若石。看门的管家不敢怠慢,慌去禀报。等着夫人分娩急成热锅蚂蚁的莫员外一听赶紧迎出去,老道却不见了踪影。员外心中忌怕,孩子出生后,就取名为莫石笙。

相传莫公子十岁时随父亲到庙殿祈福,一时有如羊车入市,万人空巷,众人一路争相观看,皆为莫石笙的玉人容貌所诚服倾倒。有了“看杀卫玠”的前车之鉴,莫员外和莫夫人再也不敢随意带他抛头露面,只深居符宅,读书养性。

  莫公子生性静好,心地慈善。虽然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对待老少家奴却都亲如长辈手足。每年生日,必要买鱼龟放生。家奴锄草修树时,他总要嘱咐,蝼蚁鸟雀虽小,却也是万物众生,切不可捣其穴毁其巢。说也怪,万物众生似有灵性一般,鸟儿蝶儿见了石笙,非但不躲,还飞上前去。石笙的寂寞少年时光,多亏有了这些小东西的陪伴。

    那年,大寒。冰冻三尺,风雪重重。莫府厅堂的暖炉自是烧得旺旺的,莫少爷却惦记着路有冻死骨,吩咐家奴熬了热粥去街头施舍。

    派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嫌弃麻烦,而粥又易冷,就偷偷把粥倒在墙角兀自回来了。

    数次之后,莫公子发现了这背后的小聪明,拿人来问,吓得那孩子扑通一跪,如捣蒜般磕头。但莫公子只是长叹一声,并未过多责怪于他。

    莫公子始终惦记着街头流离之人,执意要亲自上街施粥。数年未曾出家门,这想法把爹娘吓了一大跳,莫夫人更是急出了眼泪。

    莫公子上前跪在母亲座前:“儿于出生至今,出此宅门之数,屈指能计。囚我于此方圆三亩之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时是头?虽然日日锦衣玉食,心里苦闷,却如嚼蜡。如果出门真的只有死路一条,我倒也宁可这样一死,也好过在这深宅大院里耗到死。

    莫员外一声长叹:“说是为了保你平安,却把你锁在府中终年不见天日,为父何尝不知这也是因噎废食。既然你自己想要走出这道府门,我们也不再拦着。我们终究要老,往后余生,看你自己造化了。

    莫公子见父亲应允,眉开眼笑地起身:“我不过是外出施一趟粥,父亲这一番说,倒像是我要远离到哪里似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树梨花,洋洋洒洒,落得凄凉。梨花又名勿忘我,蔑视一切虚伪与矫揉造作,却终生与泪花、寂寞惆怅相伴,如血般的夕阳还...
    176a1ea8edd0阅读 1,854评论 3 9
  • 前方是一片黑色的隧道。我看着这一车的人,每一个人的眼窝都深陷下去,表情有些悲伤,像是哭过了一样,无精打采的耷拉着...
    世上无花阅读 826评论 3 3
  • 要学会多少技能,才能平安健康成长。如果说电影《梦想环游记》是死亡教育,那么如下几乎赤手空拳的求生影片,应该是活着的...
    竹心竹阅读 540评论 2 0
  • 年前带着文明家庭的领奖人员到上级单位去领奖并参加团拜会。 其中有一个节目是戏曲。从小到大都对戏曲无感。每年大年三十...
    北沧海阅读 72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