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偏执不再是病,而是解药,如同长不大的幼稚,陪着我对抗焦虑。
矮大紧老师经常说用脚投票,可惜活在新世纪的我远远赶不上几百年前的徐霞客。当音乐随着黑夜来临时响起,机场的摆渡车总是能勾兑出冬天里的一点温暖。几个小时前,还疾步在细雨中的上海,转眼间已只身闯荡在雾霾中的帝都,后半夜的冷,透过出租车打在心上。周末轮回,总有一份牵挂穿过了岁月的侵蚀,有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有时候它又过得太快,索性一些往事在记忆中循环播放,一些故事在明天等着我去上演。很荣幸,无论今朝往昔,总算遇到过一些人,给生活以温暖,而不用求温暖慰藉生活。
1.冯绍峰说:我的底线是过自己的生活。
这句话听起来像废话,却在成年后的某一天,顿悟,这样的心愿着实不易。
读到他的采访时,我正坐在从魔都回帝都的飞机上。在天上,太阳已经下了班的夜空中,双脚不沾地气的状态,更觉得他一语成籖。杂志里,冯绍峰诉说着自己,求学、京漂、坚持、出名、继续坚持……默念着文字,脑子里却闪出了一些插曲。那些年,他出没在《风云》中,叫“怀空”,记得也是个冬天,假期归家,我窝在床上看着电视,百无聊赖,一切都是真实的年轻,年轻到不会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就任他一闪而过,平实地做着步惊云和聂风的配角,做着随时擦肩而过的路人甲。然而,万万没想到,多年后,“怀空”竟鲜活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而且巧合的是,依旧是个冬天,如现在一般的初冬,他为出演《黄金时代》而努力着,读剧本、试装、做老年妆模具……此时,他已是名扬宇内,任谁都不能忽视的巨星,而自带光环的他依然用行动书写着什么叫继续坚持。一旁的我,从来没想过当时的短暂经历会留下什么,直到看到他的这句采访,是的,他一直在为过自己的生活努力着,努力做好演员,努力演好角色,努力过自己的生活。
只是这句话听起来,感觉要走很多路,要路过很多很多,就像朴树在《旅途》中唱到的故事。冬天,夜里,或许本身就是故事发生的温床。哪怕只是走进一家普通的小店,点上一碗飘香拌面。当老板娘的手机响起时,这么晚都有生意找上门,按常规套路来说,当然是接电话送外卖,为今天的营收再添一笔。然而,听到的却是老板娘一句“这么晚,谁还叫外卖,装作听不见”。或许,这也是“过自己的生活”。
2.朴树,或许不知道曾经有个地方叫“沸点”
朴树,又出新歌了。纵使无限感慨在心间,总抵不过身为粉丝有新歌听的幸福。
唱什么还重要吗?音乐之于记忆,是一剂“戒不掉”的百忧解。是《平凡之路》的感动再上演一轮吗?与我而言,只听见一丝丝的拒绝,只想看到那些年有个少年,喜欢着他。生活中,有一些第一次跟朴树捆绑在一起,想起来总有一丝不属于成熟的窃喜。
第一次追电台打歌,是他的《生如夏花》。那个时候,适逢学校教学楼维修,我们临时搬到了实验楼的一间教室。想不起来这有什么好兴奋的,我就像感知到了某种自由,找到了实验楼里很多个安静的角落,开心极了,总是一个人偷偷地在午后揣着收音机,坐在狭窄的窗台上,望着外面,听着他的歌,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的成绩揭晓。喜欢上有才华的人,是幸福的,这一追就是七周,七周的冠军。至今,忘不了,第八周的时候,一支叫做“艳乐队”的年轻人夺走了朴树的冠军,当时的低落,像喜欢的玩具被表妹抢走了一样,只能用单曲循环《且听风吟》来抵挡了。
第一次玩论坛,就是在他的论坛——沸点。这个暴露年龄的据点,沉默在记忆中很久了。我是个很懒的人,也是个很爱潜水的人,而沸点几乎是我为数不多的主动发帖、跟帖、乐于上去讨论的地方。在上面留下了很多文字,不仅有关于朴树的,甚至爱屋及乌地聊关于他出道之时的“红蓝白”,尤其关于“红”到底是谁的讨论,几乎是那一阵的最热的讨论帖。一堆喜欢朴树的人,长在白衣飘飘的年纪,满肚子的文艺情怀,弥漫开去,时光静待美好,与纯真。
第一次往T恤上印东西,就是把朴树印上去了。那是个没什么故事发生的夏天,读着《绝对靠谱》中关于朴树的采访。看着封面上他的小图,总想着剪一个跟他一样的发型,可惜并没有长他那样一张惹人怜爱的面孔。于是,想到了就把他印到T恤上好了,毕竟年轻,有着一些小傲娇,在店家那里做这件T的时候,还故意选择了一个古怪的字体,把当时特别喜欢的那首《妈妈,我……》的歌名也印上去了。这件衣服,着实穿了很久,每次穿,总会有人问我,那三个字是啥,然后我就会暗自高兴,解释一番。现在想想也是够幼稚了。
还有,买的第一个手机,也是因为他代言了摩托罗拉的E398,而且,这个也成了日后漫长岁月中反复被提及的往事。或许,这就是喜欢一个人的骄傲吧。
而这,或许就是朴树的“过自己的生活”,如果可以,也是那个少年的“过自己的生活”。
3.网友,多年后,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好友
昨天,见了很多神交很久的人,借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就是很多活在订阅号中的人终于都见到了本尊。当然,这个小标题其实并不足以描述昨天。
一场属于BM北京营的盛况,很多人都写下了参加活动的笔记、感受、收获等等,很多文字都充满了年轻的岁月张狂、充满着成长的原始欲望、充满着激情碰撞的手舞足蹈,这或许也是大家的“过自己的生活”。
当我还是一凡、阿轩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有过网友,那个时候,没有微博,没有微信,在文字铺开的博客上,来来往往的看客,偶尔驻足细读的人儿,已记不清为何互相吸引了,留言评论,神交的套路总是有着一样的开场白。好吧,说多了总是容易跌落进历史的故纸堆中,未来那么长,为何要说过去?或许也只是因为当下是未来的过往,未来是过往的轮回,朴树唱着“当今天夕阳西下,断肠人柳巷拾烟花”,你看,这就是千年来散之不去的情绪,关于“送别”,关于“生活”。
如果不是接触了“社群”这个属于年轻人的事物,或许我的“网友”就只是历史中的往事,而我绝尘而去的长大着,开始变老着,一曲曲伤悲秋的故事日复一日。说是认识了很多大神,更多时候其实是接触了到了别人的“过自己的生活”,用努力的方式。秋叶大叔之所以是秋叶大叔,敏妈之所以成了社群达人、秦阳之所以成为了行走着的榜样,还有彭小六、阿文等等,一场分享或许不足以描述他们之万一,但是却总能让人感受到各种奥秘,你在他们的话语中听到了干货,我在他们的三言二拍中感受到了温暖,属于年轻的温度,带着撕裂的成长的盎然趣味。
我知道,还会遇见很多人,我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许某一日有我客串;很多人的名字记在心中,很多张面孔闪过,这让我从黑夜中看到光亮,也让我从无法拒绝的年老中看到年轻的延续。遇见,就是幸运,更好的自己,也是更年轻的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也希望年轻继续。
冯绍峰说:过自己的生活。是的,这依然看起来像句废话,就这样一句废话,我看到了光亮。仅以此文感谢昨天遇到的,走进生活中的,合演了故事的每一个小伙伴,每一个年轻的肉体与灵魂。
我相信,多年后,偏执不再是病,而是解药,如同长不大的幼稚,陪着我对抗焦虑。
OK,我就是那个爱折腾软件的策划君阿随,没事搞搞视频、听听Nirvana、读读陶渊明、看看戈达尔的电影,生活就很美好。
如果亲爱的小伙伴喜欢这篇文章,阿随这里卖萌求点赞求支持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