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是kindle包月服务的推送,阅读这本书起因是猎奇,对中亚的迷惑和好奇。但是读着读着发现这不是一般的书,作者也不是一般人,于是在豆瓣上查询,发现该书约1.7万读者给出了8.8分的高分。于是不再随手翻阅,而是在闲暇时细细品味。
首先,是东亚
在短视频和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恐怕很少有人读游记了,因为但就景色和风物而言,再好的文笔也比不上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但是我还是津津有味地跟随作者走访了四个“斯坦”国家。
我不仅看到了风景,更是看到不同的人群和异域的生活。我对作者描述城市和乡村很感兴趣,对作者写美食更加关注,但是最吸引我的是作者与一个个当地人交流,一个个“斯坦”人的生活和命运。
这些国家虽然各不相同,但我总能感到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这些国家,这个阴影可能就是前苏联,钢铁般的力量、标准化和冰冷,这些国家至今还难以摆脱其影响。反观我们中国,那里和我们最大的差异不是山川风貌,不是历史人文,而是活力和希望。
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内心充满期待和欢喜地乘公交车去姑姑家玩,看着路边神色呆板,百无聊赖的小孩,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
其次,是作者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作者本人的兴趣也越发高涨。不仅是因为只身一人旅行家本身就让人好奇和羡慕,更是作者似乎懂得很多小语种国家的语言,至少能够进行旅行的日常交流,比如俄语、乌兹别克语、朝鲜语等。还因为作者的知识储备,包括对中亚的地理和历史的了解,相对于地理知识,重要的历史还要复杂得多,而复杂的历史和复杂的现实政治相比,似乎又单纯很多。而这些作者都能如数家珍。他喜欢喝酒,听音乐,阅读很小众的小说……
旅行者,必定是热爱生活的,旅行者,必定是懂得欣赏生活的。
最后,是旅行
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在路上”的姿态和精神状态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不由得激发出我们对旅行的向往。尤其是最近三年的困窘,尤其让我们渴望自由地行走。
读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更让我们理解旅行的意义,那是自由,那是发现,也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