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关注孩子是否有好奇心,是否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兴趣。
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单和排名上,报的课外班也紧锁大学这个最终目标,孩子一出生,从早教机构到大学一路都安排妥当,孩子像一件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我们从幼儿园一直传送到大学甚至是工作单位。
孩子每天机械的背着书包从家里到学校再到培训班,日复一日的做着我们的提线木偶,因为一切有序又在掌控之中,所以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毫不在意手下牵着的孩子是否开心乐意,因为我们眼中的乖孩子就是不给自己找麻烦的自动机器人,每天吃饭睡觉学习,哪怕加个特长也得问问高考加不加分。我们把养育孩子的方式定义为自己设置的程序,怎么方便怎么来。
一年又一年,直至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个轮回又开始了转动。
当我们老了走不动也管不了孩子的时候,坐在摇椅上晒着冬日里的暖阳,颤巍巍地抬起头,眯着眼睛感到光线直接冲进眼帘的时候,脑子会幡然醒悟,自己作为父母这一生留下了太多的败笔。
孩子出生时是有无数种可能和选择的,却因为我们霸道的自以为是,生生的把孩子养成了一张简历,华丽实用却不够幸福。
孩子服从着父母的安排渐渐的成为了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不顺从的孩子就会受到来自八路的夹击,带着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长大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无法疗愈自己,终生活在某个阴影里,而我们作为不得自知的始作俑者,却在怪着这个社会的现实和不公,把自己逼的只能如此这般养育孩子。
我们想让孩子拥有一切,我们能给的一切,但是我们精心策划的养育之路却把孩子推到了反面,顺从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一帆风顺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却过的一点儿都不开心,看似道德风范却对他人毫无感知能力,这样的养育造就的性格,注定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是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自己。
我们想做的,能做的和这个社会允许我们做的,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我们可以去努力,去接近我们本来的样子,亦如孩子本来该有的样子。
自此脑中浮现出纪伯伦的《致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