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这个方法,让我在大学时每年拿奖学金,最后成为优秀毕业生;毕业那年做的会计工作,半年工资从3500涨到6000,帮助我无痛切换行业……
这个独门的方法总共有6个步骤,有一个小循环,故我将此命名为“666循环法”。不管是看书、看电影、听别人说话等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像榨甘蔗汁一样一滴不剩。学习就应当学以致用,现在我将我的独门方法毫无保分享给你~
“666循环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记得点赞收藏哦~
第一步:输入
通过阅读、看纪录片、看电影、旅行等任何你喜欢的形式获取你认为有价值的、或者颠覆你认知的内容
举个栗子:
当你看电影,看到影片中小男孩因为打碎了餐盘,妈妈辛苦了一早上做出来的食物也不能吃了,小男孩非常愧疚并且害怕妈妈骂他。但男孩妈妈第一时间过来抱了抱男孩安抚好他的情绪。随后,妈妈问男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打碎了餐盘,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最后问他那该怎么办,并对男孩做出了肯定。男孩开心地抱了抱妈妈就去收拾场面了。
第二步:联系
将输入的内容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对比别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做法,琢磨一下自己有没有可以改进、优化的地方
举个栗子:
当看到男孩妈妈非但没有骂他,反而一步一步引导他发现并分析问题,表达感受,然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看到这里,你想到了自己面对这样的场面,第一时间就是生气破口大骂孩子:“你怎么那么不小心!你不知道妈妈做了好久才做好的吗……”最后搞了母子俩都气鼓鼓的非常不开心,两人为了这小事出现了矛盾。你越想越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不利于母子俩的感情,想想还是需要作出一些改变的。
第三步:重评
先复盘,即分析自己是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别人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结果,然后重新评估自己的行为,析出改变自己的方法论,列出详细应对步骤
举个栗子:
别人控制好情绪好好说话,最后两个都开开心心,并且小男孩还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想了一下,你第一时间是指责,然后表达自己的愤怒,最后搞砸了关系还自己去收拾场面。于是你分析出了应对步骤:第一步首先是抱抱孩子,安抚好孩子情绪,第二步才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引导他分析原因,让他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导他想办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步:执行
根据第四步方法论,自己在家刻意练习一下,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有意识地使用该方法
举个栗子:
遇到孩子做了一些本让你愤怒的事情,比如一整天都在玩游戏不做作业,比如一回家书包一丢鞋子袜子乱扔等,但因为你察觉到了自己的行为,所以你有意识的跟着应对步骤去做。
第五步:检验
当类似事件发生后,复盘一下自己有没有按照方法论的应对步骤去执行,检验自己是否已经从认知上做出了改变
举个栗子:
虽然你已经有了应对步骤,但一开始难免因为习惯,所以你突然发火说了很大声的话,后面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你又转变态度好好跟孩子讲话。
第六步:修正
通过检验和复盘发现自己的漏洞,当触发到类似事件,再进行一点一点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举个栗子:
经过这件事情,你细细地想了一下,发现自己在最开始怒气还是会上来。你又再一次地回顾当时你做好的应对方法,给自己立了个flag,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先收回自己的怒气,抱抱孩子安抚好他的情绪。
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认知、思维等都很难一下子就改变,所以当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时,也会不断重评自己,进而进入“修正-重评-执行-检验-修正”这一循环。
正所谓熟能生巧,当这个“666循环法”已经用得得心应手后,你看到有价值的,需要刷新自己的时候,你可以立马将知识用起来,如鱼得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