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实”,是你想象出来的

燕无忧 /文                         【原创作品】

前几天,大家讨论心理疾病,我忽然想起一个情节——警察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他说:“我刚才看到了哥哥。”——电影《捉迷藏》

一句简单的“看到了哥哥”的童言,不算是绝对的谎言,却称得上“闪烁其词”的伪证——就足以让一个花季少年搭上最好的十八年青春——十八年的牢狱生涯,被家庭抛弃(分不到一分财产),被世人唾骂(成为当地的耻辱)……这一切,全是拜弟弟张家伟所赐。

多年后,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的家伟,衣着整洁,皮鞋光亮无尘,习惯一遍遍的清洗物品,擦拭洗手池,就连冰箱里面的饮料都要排列整齐,商标方向保持一致

他的洁癖,强迫症已经非常严重。这一切,都是因为心底压抑多年的秘密,它代表了家伟性格中的丑陋,可怕,日复一日地折磨摧残着他的身心,经常无声无息的重复清洁,反反复复,似乎努力想要清除掉物品的污渍,其实想要根除的,是童年那次十分不光彩的往事,罪恶。越是不被人知,不可告人,内心的压抑与自责就越是折磨他。

1、表里如一,才能活的坦荡。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霍建华饰演的张家伟,恰恰就是因为做过亏心事,所以长年累月的受到身心的双重折磨,忍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煎熬。所以他在家庭受到了连续性的冲击之后,想当然的会以为是哥哥出狱之后对他所做的报复,而恰恰这个时候他哥哥离奇失踪了,留下一个破旧的出租屋,一大堆破旧的行李。

在出租屋内,他发现了哥哥歪歪扭扭的日记,写着“总有一天,要夺回属于我的东西”。他心有亏欠,自感罪孽深重,更加确定实施报复行动的是哥哥,于是在和“头盔人”打斗的时候,他无力招架,只能逃跑——因为怀疑“头盔人”就是哥哥。

家伟终于忍受不了心灵的折磨,告诉了妻子多年以来潜藏在心灵深处的隐痛——他有一个哥哥,曾经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入狱。

后来家伟努力寻找哥哥,决定将自己的所有与哥哥一起分享,作为补偿。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哥哥,却已是生死相隔,他只能说:对不起。

多年前,哥哥与家伟的形象对比,一个丑陋邋遢,一个清秀干净,不求上进的哥哥也遭受了不少的鄙视和冷遇。多年后,哥哥出狱,没有亲人,多次想要约见弟弟得不到回应……

哥哥就真的如同外表一样肮脏不堪吗?当家伟认定哥哥报复他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哥哥一直珍藏的全家福照片,背面写着:我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弟弟。

哥哥和弟弟,谁比谁更坦荡,谁比谁更纠结呢?

2、细节解开谜团。

家伟第一次来到这个杂乱无章的小区,就发现了秘密:每家门口都有一个记号,分别用图形加数字组合的方式做了一个奇怪的记号。后来他就一家一家的验证:原来正方形代表男人,圆形代表女人,三角形代表孩子,也就是说每个人家门口用这些图形代表家里的人口状况。

哥哥的门口,是一个方形加数字“1”,一个对勾。

之后在出租屋,他发现了一个通道,放着女性衣物。紧接着,他的手机,银行卡被盗。与此同时,小区里的妻子女儿身边也连续发生了诡异的事情。

回到居住的小区,发现每家门口出现了相同的图形数字标记,他马上意识到,危险正在慢慢向他逼近……

再来看看导演不着痕迹的细节铺垫:璐璐被杀害之前,听到外面有动静,出来看到了苏红的女儿,一闪而过;

家伟第一次来到出租屋外,镜头是从对面照过来的,这个角度持续很久。也就是说,当时就有人在“偷窥”他,用了很长时间;

苏红手里有一大串钥匙,第一次没有打开门,又换一把,钥匙转动的时候,她的脸上是“等待结果”的神情,就是说她还是不确定能否打开门……电影的结尾,苏红依然是阴险的神情,“我知道你住在哪里……”可怕吗?


霍建华

3、一个人最在乎的东西就是他心理的弱点,就是他人生的软肋。

家伟遭到苏红的袭击,她疯狂起来的强悍和狠毒使他觉得力不从心,根本没有力气回击,而这个时候他发现了苏红的心理弱点,就是她比任何人都爱惜这个她理想中的“家”,从她死命擦拭地板上面的血迹,可以看得出来。

他拿起打火机,扬言要烧掉这个屋子,除非苏红放过他们全家。果然,苏红开始犹豫,因为她精心谋划已久,太渴望这个“家”,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向往太久的东西。这里,代表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后来打斗中为了自保,他点着了地板,火苗开始蔓延。她立刻发了疯一样,脱下昂贵的外套开始扑火,不顾一切去“抢救”地板……导致受伤毁容。

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追求的幸福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得到这一切。苏红的妄想症来源于她对上层社会的向往,她不断的锁定目标,不断的实施自己的掠夺,不断地搬家,“生活”的越来越好。最终也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4、从孩子逃生情况,映射出家庭的安全防护意识

家伟的妻子带着孩子一起回家,一辆车一直尾随。在停车场她发现了一个戴着头盔的男人,他一直跟到电梯里面,又躲在角落偷窥。

家伟妻子输入房门密码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有意识的用身体遮挡。天真的孩子,当时就说了密码。家伟的妻子接着又修改了密码,孩子就问,为什么又修改,她说密码是在自己心里的,不能念出来。即使这样,“头盔人”还是进了门,因为从家伟那里偷取了房卡。

细节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安全防护能力,在后面的环节她的孩子藏在自己家的衣柜里面一声不吭,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躲过了追杀,暂时获得安全。

肯定有人心生疑惑:既然家伟妻子具有防备之心,那么她几次忘记关车门,锁家门,又说明什么呢?很显然,这是导演的表现手法和铺垫:一方面是事出有因,着急寻找女儿。另一方面是为了推进情节发展,引出“头盔人”的进一步举动。

关于电影的一点思考

1、为什么人都喜欢住高档小区?

从电影一开始,那个璐璐和男友争吵,进入破旧的电梯,之后遇到“头盔人”,半夜跳到她家就足以证明一个小区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与之对比的,是家伟居住的小区,不但有监控有门禁,而且还有严密的安全设施,非住户或者闲杂人等很难进入。如果苏红没有提前偷到门卡,追踪和伤害家伟妻子女儿根本不可能。

2、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患者更需要亲人?

如果家伟早一点与哥哥相认,给他亲人的温暖与照顾,他就不会孤苦无依,被杀人狂盯上,被害多日还不被人知。门口那个对勾,就是杀人狂得手的标志。

至于苏红,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更没有人理解一个单身母亲的艰辛,为了得到想要的,她可以不择手段,比男人还要粗暴蛮横,一次次搬家,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至于家伟,他的洁癖和强迫症,都源自某些不开心的过往,他始终在逃避,却不能停止联想……直到他终于找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努力保护家人的时候。

剧情步步紧逼,节奏感很强,紧凑得让人窒息,每一次剧情的反转,每一次镜头的切换,总是让人那么出人意料,却又回味悠长。这部电影既有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细节渲染,又有对人性弱点的反思,最终各得其所,却没有泯灭人性的良知。

境由心生,有时候生出的却是虚幻,妄念。害人害己。

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比死去的人强,可是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比另外一个活着的人强多少。——美国作家福克纳


倘若喜欢这部电影,欢迎来讨论……

~THE  END~

近期热文:

王中磊女儿被甩——她应该向曲筱绡学习什么?

自我定位的狭路相逢——高云翔与陈赫


本文属于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燕无忧本人。

图片摘选网络,感谢支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夷陵蝉躁枝桠, 吞吴十万兵马, 一衣带水人家。 折戟沉沙, 孤雁乱入云霞。
    长安不肖生阅读 315评论 0 3
  • 这一生,谢谢自己 回望一生的岁月 宇宙给我带来无比巨大的礼物 这一生 先后任职过11家单位 短的一、两个月 长的十...
    孙庸思阅读 263评论 0 1
  • 三个字的秘密 风吹散的歌 ,一抹身影,一段时光,一个...
    随风飘动的尘埃阅读 104评论 4 2
  • “恨”字没写好。大概实在不懂恨吧。 最近被借调到政府部门工作,也许是脱离日常环境也有点儿不安,于是梦见顶头上司跟我...
    苏白杞阅读 688评论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