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的记忆

散文

作者

青山

老村的记忆

一晃16年了过去了,真快。

由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需要老村拆迁,在老村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厂房,现在再找原来住的地方还很难找准自己的房宅位置,当与庄乡老少爷们儿坐在一起,聊起那几百年来居住的地方不免有点留恋的感觉。

老村东西街有四条,南北两条,距离现在新村有两公里,过去是从老村出来向东有三条路前街中街和后街,最后都会集中到一条路上,那是从东边进村的唯一一条路,走到村东头的湾,东边有个三差路口进村,这个湾从我想事前就有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挖得,她就像俺村的标记,对全村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作用,盖房、洗衣服、牛羊牲畜等等都离不开。夏天热了跳进去洗个澡,那也是享受,很多人学游泳也是在这个湾里学的,里面鱼也不少,洗澡时经常摸到,遇到干旱时,鱼因为缺氧都浮在水面上,当地人叫他反湾,全村人凡是在家的都来捞鱼,很热闹。上小学时男生偷着去洗澡,到学校时老师就用手指在你身上划一下,出个白印就说明你洗澡来,就罚站。

村东头这个湾,有两个老湾和小湾她俩中间有一条路通向全村人生活用水的一口井,口是方形四周是石板,下面就是用砖磊起来的圆柱形有6米多深,每到早上就有人吱嘎吱嘎的挑水声不断,早上和傍晚时挑水的人络绎不绝,那是人们必须做的一件事,多数是男人。我上初中时放了学回家就先挑起水桶吱嘎吱嘎的去挑水。

顺着湾西岸是一条南北大街通村外,向北可通北面的村庄,向南可去村南的地里,听老人说很早,做小生意的外地商人推着车子顺着这条街来来往往不断,夏天走到这儿歇歇脚就去井里打个水喝,井水夏天很解暑,到了夏天雨水大的时候因周围房台很高,所以经常被掩没了,记得1964年下了场大雨,水都还差不到半米就淹过房台,房台高离那条路足有2.5米,离湾平时水平面也的四米。生产队里那时都种瓜种菜,因雨下的太大,瓜地里只看到水面上漂着一层瓜,别的什么也看不到,瓜都不熟,甜瓜不熟不能吃,队里通知社员们淌着水划着簿箩到园里分瓜。我小大人带着坐在澊萝里像划船似,去瓜园里分瓜,后来再没有遇到那样的大雨。

村里的房屋都是土胚房,小巷子一条条很长,巷子周围都是一个家族,那是旧时代留下的印象,院子都不大,有的是小四合院,有的是前后院,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为了逃生活,带着一家人去了洼里,(就是垦利管辖内)如孤岛去开垦新土地,家里房没人住就破破烂烂的,后来逐步失修也有倒塌地,这些倒塌的房基有的成了周围自己家里人或是其他人家当了放柴火的地方和小孩们学电影里打仗的阵地了。

那一条条胡同记忆着村里人们祖祖辈辈的创业史,记忆着家族的传承和繁衍生息,走进这些胡同格外的亲切,看到他就感觉这才是我的家。

那些土胚房墙体厚,房顶用芦苇打成的薄和用高粱桔绑成的小捆,当地人叫他坠子。一捆捆的排起来上面再上上泥,冬暖夏凉,都是平顶房后来逐步都盖起了土墙瓦房,我们村最早瓦房是村里的小学三间瓦房,坐落在村后(当地人叫庄后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看瓦颜色是和现在一样的红瓦,肯定是解放后建的吧,时间难于考究。但听说建时很麻烦,四周打起架子,看出当时技术的落后,再后来到了70年代,我们村第一座民用瓦房盖起来了,是村前面一个我叫他三叔家盖的,檩条多是竹竿。俺家的是1976年建,在村的东北角,也是第一家用石头磊的根基,高一米。再后来就多了,基本都住上了瓦房。到了80年代末期有几家盖起了砖瓦房。社会在不断随着时间和党的政策在步步前进,这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规律吧?

社会的进步,村子也向外扩展了不少,规划了新的宅基,房台还是很高,一是为了防止夏天大雨时倒灌,二是高了风水好,那时各村地基都是抬高。由于我们村就是临近洼的边缘,更应那样,也无可厚非。

村西南角由于盖房用土也使出一个地方,后来经整理也用作蓄水(就是一个小湾)方便了在那一部分居住的人们的生活需用。

我们村西边是陈家,两村就像一个村一样,从外观看不出两个村的样子,但那时他们属于恳利,我们属于广饶。他们村人口少,就一条街与我们村后街是一条,是出进的主要道路,两村虽然不一个县,但人集关系很密切。在外地都称呼高陈,人们就知道哪儿了。

村虽然不算古老,但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600多年来的沧桑,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那个碾房虽然不是很好,但她为村里人付出了不少,年节家家都去哪儿碾一些米等作物。各生产队的麦场都在村东头(当地人叫场院,实际读成wan湾),就像是向人们展示丰收的农贸交流广场,一年两次麦秋。那时人们不富裕,但只要是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地人,对她的留恋在心里是抹不掉地。人们现在比以前住的条件好了,也有不少都住上了楼房,当谈起老村都恋恋不舍,回忆起很多往事,年岁多了就成了故事,留恋过去这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追思和总结吧?

让我想到了书里的那些故事,也就是这样,经过文人们加工记录和传承下来了,就成了小说或是史记或是演义等等……

找出可以永远保留的东西,代代相传下去,成为家风或是村风,更成为历史的一角,让后人记住这一角的来龙去脉。

一路走来,看上去虽不富裕,但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特有感情难于让人忘怀,永远会记得那走来的过去……

我的老村记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没有太费周折,闺女起床了,还吃了一些早饭。昨晚作业稍少些,她睡眠较充足。前天家长们在群里反映作业多,孩子们睡...
    美好女子06阅读 76评论 0 0
  • 从床上爬起来就开始看书。 孩子越看书,懂得越多;我这个当娘的也越紧张了,因为,她问我要一台收割机T_T 抛下那视金...
    Joyce_kexin阅读 287评论 0 1
  • 今天去了趟呷哺呷哺,整体装修升级了,主题色都换了,换成了那种高级的黑灰色,挺别致的!体验上从快餐火锅基本上切换到了...
    魔法新石阅读 133评论 0 1
  • 1. 腮部肿了一周了,在大姨妈来的时候还要吃消炎药,好无奈…… 不过,朋友的态度却让我的腮又多肿了一周。 因为在我...
    光源映宇阅读 20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