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
去年,我利用节假日给笔记系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经过一年多时间,我的笔记系统运行稳定。它几乎记载了学习、兴趣、考试、阅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虽然听起来像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因为方法顺手,我能够让它为我所用。
信奉“终身学习”的我,倾向于把宝贵的精力花在进入新领域,深造专业知识,语言进阶等方面,享受“学到知识”的快感。
我的笔记系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的,因此想把它推荐给同样热爱学习的大家。
为什么你需要一个笔记系统?
在没有笔记系统之前,我和许多人一样在微信里看到好文章就随手右键到内置的收藏里,久而久之就忘了它们的存在;在kindle里给引人思考的句子段落做得批注,因为没有回炉再看,导致日后讨论起来陷入了“这书我看过??”的人生怀疑。可见曾经我有大量信息冗余在各个app里,它们很难彼此发生联系。
我们已经无法避免生活在信息超载和信息结构碎片化的时代中了。
信息超载赋予我们比前人多百倍千倍的信息,而且通过互联网我们极易获取,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我们极方便阅读。
但与此同时,信息结构的碎片化却破坏了主动搜索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信息结构的碎片化即指我们在微信上刷到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个孤立的点,彼此之间没有上下文、没有系统、毫无逻辑。比如你前一秒刚刚关掉了《为什么滴滴从人人安利,变成了人人喊打?》,下一秒又打开了《年夜饭必吃的35道菜,吃完才算过年!》如果仅消遣那无可厚非,但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将精力花在其上,脑子势必会成为一地鸡毛。(想更深入的理解这个观点请戳链接阅读古典老师的文章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碎片化学习是个骗局)
今天先不谈主动搜索能力,而谈“笔记系统是如何帮助我们主动链接的?”。就像上学时每门课的老师都会要求同学们准备笔记本一样,方便记录课堂知识要点和日后复习。摆脱考试后的我们更需要笔记本作为单一的入口,将散落各处、碎片零星的信息连接起来,将原本没有逻辑的内容片段构成一个细分领域的小系统。
你的笔记系统是以什么为目标的?
在网上搜索有关“如何构建笔记系统?”,一种普遍的方法是——
事先在笔记本里建立分类目录,再分门别类地把笔记填补进去。
分类也有两种方式:
(1)按照笔记内容,如经济、文学、历史、政治和艺术等
(2)按照使用场景,如自我提升、工作、阅读和资讯等
这种事先建立目录的方法我在刚开始用电子笔记的时候也尝试过,但在进行笔记归类时却出现了问题。如“如何精读3:复述幽默小故事”的知识点应该放在阅读还是口语?
后来我又尝试了给每条笔记设置标签,结果标签也越来越多,而且容易忘记设置,起不到分类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我回到了最本质的问题,使用笔记的目标是什么?正如我在前提中所言是“学到知识”,即最终是为了“输出”。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围绕着【输出】这个核心价值观来构建笔记系统呢?下面终于要说我的方法了。
如何构建以“学到知识”为目标的笔记系统?
1、原则
Less is more.
(1)精简关注面。想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可惜精力有限,所以只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2)只关注高质量的信息源。逐渐将书本作为源头,微信文章等做辅助参考。
(2)将输出任务化。一个文件夹就是一个任务主题。
(3)将“输入→ 加工→ 输出”的流程习惯化。
2、工具
硬件:iphone + pc
软件:为知笔记 + 白纸或方格纸
手机用来随时记录灵感和对短篇文章的个人感悟,电脑用来进行整理和长篇的输出。
选用为知笔记是因为习惯,虽然现在收费了,但是帮扶开发者做大做强,果断充了VIP。使用中就遇到过一两次同步问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白纸或方格纸用来画流程图和思维导图。用Xmind等工具画虽然便于修改,但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白纸黑字反而更快速,同时帮助集中注意力和深度思考。画完后扫描上传到笔记就可以永久保存了。
当然要明确工具都是附属品。
3、体系
我的笔记中只有三个文件夹:Inbox、工作台、资源库。
Inbox是所有外部信息源内容的汇集之地。有微信里的好文章,路上突发奇想的灵感,一小段书摘,一张照片等等。实际操作中Inbox是“微信收藏”和“我的笔记”两个文件夹,因为为知的默认路径,所以避免麻烦我不重复更换了。
资源库是Inbox中的笔记进过认真阅读并且写过个人感悟后汇总而成的。个人感悟可以是对文章思路的总结,可以是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可以插入其他的笔记内链作为相关阅读。必须明确资源库的笔记一定经过初步加工了。
工作台是由任务作为子文件夹构成的。有近期的考试、学生工作、码字、读书笔记等。每个任务文件夹中都是自己输出的长篇的笔记。
4、运转
我的笔记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呢?
再一次强调”输入→ 加工→ 输出”的流程。
输入:通读过的好文章等随手分享到Inbox中,而不是收藏在APP内置的收藏夹里,确保了“统一入口”。在微信中绑定为知笔记的服务号后就能使用“保存到为知笔记”的功能,其他APP几乎都支持分享到为知。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同理。
加工:以2-3天为一个周期,对Inbox中的笔记进行再阅读,划重点、画导图、写感悟等,总之要吸收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能以自己的语言再表达是极好的,避免出现为了收藏而收藏的松鼠现象。平时的碎片时间可以阅读资源库中的笔记,再深入思考思考,减少过于频繁的新内容的输入。
输出:对某个细分领域的知识量开始逐渐增加了,需要构建出细分领域的小系统了。先新建笔记,然后在资源库中搜索相关笔记,以内链的形式插入到新笔记中,最后以一定的逻辑框架进行总结归纳。
举个栗子,最近在备考雅思,如何运转雅思小系统呢?(这是一个比较功利的任务哈哈,但是逻辑比较清晰,便于理解)
输入:把知乎上有关“如何备考雅思?”“雅思作文怎么写?”等问题的答案,顾家北老师的公众号文章等分享到Inbox。
加工:逐一阅读,总结一些干货和资源,转入资源库。
输出:在工作台中新建子文件夹“IELTS”,文件夹下新建“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T1", "Writing T2", "Speaking"笔记,把相关内容以内链过去。之后在进行真题练习时,把错题也归纳进去。每篇练笔写作独立成一篇笔记,汇总在“Writing T2”中。
可能有人会问,资源库中没有分类,鱼龙混杂,我怎么知道在输出中需要哪些资源呢?这就要再回顾一下1、原则了。资源库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我这一段时间内确定的关注面的,并且每一篇我都至少经过了2次阅读加工,所以我对它很熟悉。因此在工作台上我能方便的把它们为我所用。
以上就是我的以“学到知识”为目标的笔记系统了,用一个简图来总结下。
笔记只是工具,目标和原则才是推动我们运转的笔记系统的内在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