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译注之三十二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

  “道”总是没有名字(无法用一个概念来界定它),朴实无华的。


虽小,天下莫能臣。

  这样的“道”看似很渺小,但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人能使它臣服(没人能够让天道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王侯将相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按照“道”的规律行事,那么万物都会自然而然变得井然有序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的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会使发生降雨,老百姓从没有特地去命令天地,却能够从中获益,自给自足。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要治理社会就需创立社会制度)创立制度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名份(人们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有了名份之后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不遭遇危险。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所以为人也好,治国也好,要像“道”一样。道对于天下而言,就要像是山谷间的小河对于江海一般。(虽然小,但它懂得适可而止,不去争夺“江海”的名份,正因如此,它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他汇入江海之后,也就自然成了江海的一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