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胜利法则是靠读书来获取的,那么我是这个法则下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作为一个在五线小城市长大的人,我在成长过程中,和同龄孩子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少有的没有被应试教育弄得讨厌学习。而且虽然家境一般,但是我却从书籍中获得了很多快乐。
但是,我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在五线小城市长大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那些在学习中感到痛苦、完全不能理解书籍所说,在漫长的课堂上打瞌睡被罚站的同学身影,在我们那些城市,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里都会有这些回忆。
小时候我在课堂上就经常在想:他们长大后会怎样?他们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在所有人都会面对结婚生子、工作事业、生老病死等事情面前,他们会有怎样的选择?
小时候我不知道答案,长大以后我不敢去找他们了解和探索这个答案。我只能从几个好朋友口中零星地听到一些消息,以及间或从仅有的社交渠道上了解到他们的人生进展。
我知道很多人这两年都开始渐渐结婚成家,也知道不少人开始过上有节奏的生活,他们开始面对养家糊口、教育孩子等问题。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怎么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身影,逐渐让我想起小时候他们爸妈的身影。
谈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差,只是我觉得世界法则有时候残酷得令人难受。
当然,世界法则对每个人都很残酷。
在人生感到挣扎的时候,我偶尔会想起高中心理学老师的一句话,她当时可能说得很随意,可是这句话我听到了心里:你们要是不好好读书,你们长大了以后就和你们爸妈的生活状态差不多。
我不知道每个人内心里对像爸妈那种生活状态如何评价,但是我当时听完这句话,我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和恐惧。
爸妈的生活在我看来,作为一个那个时候普普通通的人,能够做到今天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如果我的人生是重复爸妈的生活状态,人生太无聊了吧!
而让我产生这一切意识,并且有能力去抗拒和反抗的力量源头,都是读书这个行为给我带来的。
我现在至少知道:这个世界不止书中说的精彩,真实世界比书里还要精彩。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他们的观点对立且有趣,他们让这个世界不统一,但是多彩。
我很享受当下的状态,虽然在爸妈眼里就是一个北漂,在某些人眼里就是终究要回归的浪子,可是我享受这个过程,说不定还能改变结果。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那些出身家境不怎么好的孩子,更早认识到世界的残酷性,便开始对世界认怂,每天任劳任怨地扛过人生。只有那些出身家境很好的孩子,才可能会在30岁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如我所愿。
我看完这段话挺生气,但是同时有很无奈,因为这句话的确说得很准,天生的家境财富不平等,让每个孩子长大过程中需要思考“生存”这个问题的时间点不同,让每个人理解世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过早经历社会,抱怨、痛苦、难受、自卑长期折磨这些人,而家境环境好一些的孩子,乐观自信往往是他们身上的品质。
而且在当下,教育资源逐渐被意识到就是一种商品资源以后,贫富差距只会在未来继续拉开下一代的成长轨迹和个人品质。不平等的家境,将会从教育上淹没掉这个唯一能够突破不平等的渠道。
而此时此刻,我们环顾四周,从四五线小城市普通家庭的人出发来看,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平等之一。
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读书改变人生,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