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咪咪开始自己一个人睡。这一天,她6岁4个月了。比我希望她自己睡的目标年龄6岁,足足多了4个月。但是,她还是对分房睡这件事表现得极其不情愿,非常抗拒。
在她5岁多一点的时候,我就看到一篇关于孩子分房睡的文章。孩子自己睡是培养人格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建议孩子自己睡的最晚年龄不超过6岁。文章中还给出了如何让孩子自己睡的各种很实在的建议。比如提前和TA沟通自己睡的事情,陪TA一起将房间布置成TA喜欢的样子,举办一个“长大会”让TA感觉自己长大了,等等。
看完文章后,我马上和她一起买了她最喜欢的爱莎的床上用品、爱莎和安娜的抱枕,还协助她将冰雪奇缘的贴画贴满了她房间的整一面墙。整个房间布置成她最喜欢的样子后,我们约定一周后她开始自己睡。结果到了约定的那天,她死活不肯。奶奶也在一旁说:“算了,算了。等她再长大一点再说吧。”因为咪咪是一直和奶奶睡的,既然奶奶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坚持什么。但考虑到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当时我就说,6岁开始,一定要自己睡。
但是,6岁生日那天,同样的事情又重演了一遍。
对于她自己睡这件事情,我一直是很矛盾的。不让她自己睡,我担心会影响她独立性的养成。如果硬逼她自己睡,我又担心会影响她的安全感。我担心她会害怕,担心她失去安全感而导致她成人后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更让我矛盾的是,我一直倡导家长和小孩的相处模式是明主的,是朋友式的。我是不是不应该强迫她?
这些疑问,一直到2017年春节我看到了胡萍老师的一篇文章《分房睡,带给孩子的7个成长》后才释疑了。文章讲到,孩子自己睡恰恰是提升安全感的一个必要阶段。但前提是,孩子分房睡后必须能感受到家人对TA的爱并没有减少,这样才不会丢失安全感。同时,文章还提到:关于孩子自己睡这件事情的决定权就在监护人手里,监护人决定就行,根本不需要孩子的同意。监护人只需要告知孩子开始自己睡的时间,并强行执行即可。一般来说,孩子几乎不会主动同意自己睡的。
就像近视眼戴上了眼镜一样,我对咪咪自己睡这件事一下看通透了。我先和老公及家婆沟通好后再告诉咪咪,1个月后她要自己睡了。
为了配合这件事情,奶奶开始着手布置房间准备搬离。这一个月,咪咪一直在吵闹,一见到我就说:“坏妈妈,我讨厌你。我不要自己睡”。每次我都是那句话:“这件事我说了算,3月27日开始你要自己睡。这样做不代表我们不爱你。相反,我们很爱你。我们会陪到你睡着再离开,而且睡觉时我们不会关门,只要你害怕叫一声我们就过去陪你。”
到了27日早上,上班出门前我问咪咪今天有什么任务。她说要开始自己睡。下班回到家,我不放心再问一次,她还是说要自己睡。我心想,看了这次提前一个月通知,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这招奏效了。
但没想到,到了晚上九点的睡觉时间,她开始哭闹了。奶奶很配合的走出去躲避了。我想撵她进房间,撵不进。她可怜巴巴哭哭啼啼的蹲在门口说:“我要等奶奶回来和我睡,我不自己睡。”二十分钟后奶奶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啼笑皆非。我很坚决:“今天晚上无论如何都要自己睡。你可以哭到心情好点再上床,妈妈会陪着你。”后来奶奶哄她说今晚奶奶先值班,等咪咪睡着后再走。咪咪还是一直哭哭啼啼的,奶奶就坐在她房间陪她。快10点了,咪咪还是不肯自己睡,奶奶困了就回自己的房间睡觉了。咪咪跟着跑到奶奶房间,奶奶发现她手脚冰凉就抱她上床。我很警觉的跟过去,告诉咪咪就算她在奶奶床上睡着了,我也会把她抱回房间让她自己睡的。我走开后,过了一会,咪咪就开始比较平静的在奶奶的陪同下回自己房间睡觉了。
虽然我觉得很突然,也不清楚原因。但是我很欣慰她终于愿意踏出这一步了。我告诉她,我们很爱她。然后我一直陪到她睡着了再离开。
当天夜里,咪咪半梦半醒的叫了4次奶奶,但欣慰的是没有醒来,更没有爬起来哭闹。第二天起床后,她告诉我们:“自己睡好舒服啊。”我们赶紧一顿表扬她变勇敢了,长大了。趁她开心之余,我问她后来为啥愿意自己睡了。她说:“妈妈说了,就算睡着后也还是要把我抱过去自己睡。所以还不如我自己过去睡好了。”
听完这句话,我感到很震撼。我一直很欣赏一句话: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温柔而有边界的,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今天,我很真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温柔而有边界,不是通过恐吓或打骂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被鼓励的,什么是被禁止的。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爱,TA就能成长得更好。
心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行为能不间断的坚持21天,那么这个行为就会内化成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所以后来的日子我也一直坚持着一定要让咪咪自己睡。非常幸运的是,从此咪咪爱上了自己睡,更加爱上了自己的独立房间和独立空间。
后记:
在策划咪咪分房睡整个事件中,本来我们设定了先举办“长大会”,让她带着一种“我长大了,我可以自己睡了”的小成人感再让她自己睡的环节,但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耽误了。后来,在她分房睡一个月后,我们特意邀请她的小伙伴们在家里举办了“自己睡庆功会”。在策划孩子分房睡时,有些环节也许无法按计划实施,但可以灵活处理。特别是,如果已经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尽量做到,不要食言。
胡萍老师的文章《分房睡,带给孩子的7个成长》提到,她的小孩就是4岁开始分房睡。契机是她们搬新家,胡老师通过提前和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布置新房,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小大人、可以有独立房间等招式实现的。
在策划咪咪分房睡时,我恰好有个好朋友谈到她家儿子每天晚上都要摸着她的头发才能入睡,她也经常陪着陪着就自己也睡着了,这让她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时间,她有点苦恼。我向她推荐了胡老师的文章,后来她以儿子过4岁生日为契机,借着生日会的机会,也很成功的让儿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实现了分房睡。但是,她也告诉我,分房睡后,孩子提了不少看起来很无理的要求。但她能感觉到,其实这是她家小家伙在试探妈妈是否依然爱他的小动作。所以,分房睡后,依然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意才是最核心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系列文章中,在一篇谈及性心理发展第三阶段—性器期的文章中提到孩子3-6岁处于性器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其心理上容易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比如我们听说,某个小男孩说他讨厌他的爸爸,长大后要娶他的妈妈。从弗洛伊德的观点看来,就是小男孩在表达对同性爸爸的竞争态度。武志红老师提出,在孩子进入三岁前,必须把他们从父母的床上赶走。分房睡也是协助孩子安全度过性器期的重要手段,这可能会帮助孩子在成年后较少出现心理疾病。